近年来,为规范村级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简称“三资”)管理,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切实维护社会稳定,有效促进经济发展,大安镇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全面加强村级集体“三资”规范化管理,取得了显著效果。
健全组织,规范管理。该镇成立了农村“三资”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镇长任组长,纪委书记任副组长,纪检、督察、财政、经管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经管站,具体负责“三资”管理的各类日常事物;配强多名专职业务骨干,设立总账会计1人,现金会计3人,代理记账会计7人,村级公章监管2人,健全了工作职责,落实了岗位目标;完善了“三资”管理规章制度,配齐了电脑、打印机、扫描仪、照相机、档案橱等办公设施,力促“三资”管理规范化、有序化。
清产核资,摸清家底。以今年上半年整体划出34个村居工作为节点,采取村自报、镇核实办法,组织人员对全镇下辖53个村的资金、债权债务、资产、资源等状况进行了全面清理核查,并且向组延伸,将有“三资”的村组一同纳入管理,建立了“三资”明细台账和总账,详细登记资金、资产、资源的数量、现状、租赁发包等情况,实行动态管理,并全部录入到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系统,实现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三资”管理的信息化。
完善制度,强化监管。研究出台了《大安镇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建立了严密的资金管理制度、科学的资产管理制度和完善的资源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了报账时间节点、规范了报账票据,确立了没有经手人签字、没有村务监督委员会审核、未经村委会主任签字、正规票据等入账“六不”制度;健全了严格的民主理财规章制度和财务结算核算制度,有效提升了民主理财规范化;充分发挥纪检、人大等职能部门作用,加大对涉农资金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监督力度,建立了涉农收费公示牌,设立了咨询、投诉举报电话。
创优服务,方便群众。积极实施农户补偿款、补助金等资金发放“一卡通”和备用金制度,全面推行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和柜台式办公模式,在便民服务大厅专门设立“三资”管理和“村章镇管”服务窗口,建立了各村“三资”管理台帐;开通咨询服务电话,设立查询触摸屏,设立便民处,方便群众询问;经管站业务人员积极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各类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并定期开展村级报帐员业务培训,提高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段安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