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我市在经济下行压力大和资源环境约束日趋强化的双重严峻形势下,继续利用节能减排形成的倒逼机制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步伐,进一步压减高耗能行业用能,培植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快速壮大,以严于国家的标准铁腕治污,实现了经济增长与环境改善的互促共赢。
煤电长期一业独大,造成我市节能减排基数大、任务重、总量指标受限,构建新型产业体系是完成节能减排硬任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路径。近年来,我市加快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实施千户企业改造提升、利税过千万企业信息化改造、骨干企业创千百亿“三大工程”,集中培植装备制造、能源工业、化学工业、食品工业四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加快提升纺织服装、造纸、建材三大优势产业集群,目前这七大产业集群规模以上企业已发展到1086家、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83.8%,销售收入过百亿企业达到7家。与此同时,六大高耗能行业产值占地区工业总产值比重大幅下降,今年上半年用电量同比降低。今年以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呈现强劲发展势头,规模以上企业发展到130家,销售收入占工业的比重达到11.8%。目前已建成太阳能、生物质、垃圾、风力等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116.9MW,润峰新能源、新风光电子、英克莱集团等6家企业被命名为省节能环保产业示范企业,台联电、英特力光通信、梅亿邦赛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加速成长,投资20亿美元的惠普国际软件人才和产业基地、投资2亿美元的博拉高端炭黑等一批产业项目即将落地建设。今年上半年,我市强力突破文化产业,深度推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全力支持曲阜加快打造“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国际儒学研究与文化交流中心、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集中培育30个重点文化企业、20个重点文化产业项目、10个重点文化产业园区,服务业实现地方税收50.5亿元、增长41.2%。
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中,我市牢牢把握住一个关键,把节能减排放在优先位置,严把项目准入关。2012年以来,我市对960个项目进行了节能评估和环境影响评价,因环保因素拒批的过亿元项目16个、总投资38亿元,坚决杜绝了“两高一资”项目上马,提高了经济发展质量效益。
据最新数据显示:节能方面,预计今年上半年全市万元GDP能耗、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幅度均超过省政府下达的全年任务指标;减排方面,目前全市工业企业排放全部达到省地方排放标准,煤矿、电力、机械制造和商品浆造纸四大产业外排废水全部达到接纳水体环境质量标准,对河流水质实现“零影响”。(记者 郝明雷)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