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上午,市政协调研组对我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行专题视察。记者了解到,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市城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电厂脱硫脱硝、城市扬尘治理、恶臭气味扰民、汽车污染减排等方面均取得不错的治理效果。针对环境管理中的难题,环保部门建议,在全市形成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大格局。
城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改善幅度位居全省首位从总体上讲,济宁的空气质量在全省属于中下游水平,随着近几年我市加大了大气污染防治力度,济宁的空气质量有了明显改善,今年,我市已有空气质量为“优”的天数已有11天,已经基本摆脱了空气质量全省垫底的尴尬。
据了解,济宁的空气污染源主要来自煤炭燃烧、城市扬尘、汽车尾气排放等。2012年,全市煤炭消耗量为4153万吨,约占山东的五分之一,全国的五十分之一,世界的百分之一,全市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14.05万吨、烟尘排放量4.1万吨,烟煤型大气污染十分严重;其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程施工和交通运输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城市扬尘,据统计,2012年我市城区新建项目113个,仅3个国有土地拆迁项目面积就达到42.43万立方米,由此造成扬尘污染十分严重;此外,机动车排气比重越来越高,全市汽车保有量以每年10%左右的增幅增长,截止去年年底,全市机动车保有量为115万辆,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量3.3万吨、一氧化碳排放量12.7万吨,严重影响城区空气质量。
去年下半年以来,济宁城区环境空气污染物浓度持续下降,各月同比降幅均在10%左右,最高达30%,改善幅度位居全省首位。另外,根据今年1至7月份空气自动检测数据,济宁城区二氧化硫和PM10浓度均值较去年同期分别改善29.7%和3.4%,改善幅度位居全省第一。
每年将有5%的车辆因尾气不合格车辆被淘汰由于历史原因,济宁城市布局中存在化工企业围城问题,再加上城市规模快速扩张,近年来,一些化工、发酵、医药企业工艺性废弃污染特别突出,影响了市民生活。以山东胜利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为例,此前,每逢阴天或是空气流通不畅的天气,从位于同济路上的厂区散发出的恶臭气味,在香港大厦附近都能闻到,2010年前后,市民对该公司异味的投诉,几乎占到整年投诉的三分之一。去年以来,我市重点对山东胜利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等7家异味气体排放企业进行了集中整治,目前,山东胜利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通过对复杂的异味源进行综合处理,已取得不错的治理效果。
针对影响空气质量的另一棘手问题——汽车尾气污染,从去年9月1日起,我市环保、公安、交通、物价等部门联合,全面开展机动车环保检验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共检测机动车19.44万吨辆,其中15.27万辆初次检验即合格,2.88万辆通过尾气维修后排气合格。此外,我市开展了机动车尾气抽检工作,禁止无环保标志车辆上路行驶。据了解,由于不良驾驶习惯、使用汽油油质问题,部分车辆在行驶了一定距离或者时间后,会出现排放不达标问题,而年检的结果看,每年将有5%左右的车辆因排放不达标被强制淘汰,外地淘汰车辆流入济宁的几率大大降低。此外,还有部分车辆行驶距离虽短,但存在尾气排放不达标问题,而车主却并未意识到这方面问题,通过尾气排放检测,也将提升济宁地区机动车车主的保养和车检意识。
政协:建议用大机组取代电热厂为东部城区供热由于历史欠债大、城区道路升级改造和重点工程施工工地增多、机动车数量不断增加等方面原因,我市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仍存在一定问题。目前,空气污染具有来源复杂、流动性强、涉及管理部门多等特点,只有各级各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各负其责,形成全市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大格局,才能取得明显效果。同时,环保部门建议,我市应广泛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学习宣传活动,努力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让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大气污染治理,为环境保护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