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强化对大学生村官的教育培养,开发区党委建立“4+1”培养模式,促使他们快速健康成长,在推动发展、促进和谐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一是设立“学习导师”,把大学生村官当作后备干部来培养。明确各包村领导与大学生村官结成“1+1”帮扶对子,包村部门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经常通过短信平台、QQ群发短信等方式加强与大学生村官的联系沟通,及时为大学生村官提供政策咨询、困难帮扶等,指导大学生村官加强自学,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群众学,不断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和带领生产实践的能力。
二是设立“生活导师”,把大学生村官当作紧缺人才来服务。领导班子与大学生村官结成“1+1”帮扶对子,定期开展谈心活动,有针对性地传授其农村工作方法。每月至少与大学生村官谈心一次,每季度听取一次工作汇报,重点做好心理和生活疏导,传授其农村工作方法和技巧,督促大学生村官每天详细记载工作日志,做到了学习、工作、生活“三位一体”的帮扶和教导。
三是设立“技术导师”,把大学生村官当作科技专家来看待。农业服务中心负责人与大学生村官结成“1+1”帮扶对子,分管领导担当第一责任人。根据大学生村官的个体差异,实行因人培养、分类指导。对于服务型的大学生村官,传授他们一些种植、养殖方面的专业知识,使其结合自身特长为“三农”服务。并定期到大学生村官所在村为其讲解具体案例、产业调整规划等,积极向他们介绍工作经验,传授工作方法。
四是设立“工作导师”,把大学生村官当作自己家人来关爱。村党组织负责人与大学生村官结成“1+1”帮扶对子,村党组织书记担当第一责任人,对大学生村官进行直接培养,做到开展工作带在身边,重要活动引导参与,安排任务有的放矢。此外,村党组织让他们直接参与村务管理,负责处理农村邻里纠纷、农民土地纠纷等问题,使他们在具体工作中积累经验,提高农村工作、群众工作的本领。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新闻 > 济宁新闻 > 开发区“4+1”模式加强大学生村官的培养
开发区“4+1”模式加强大学生村官的培养
时间:2013-08-12 11:35来源:未知 www.yunhepan.com
上一篇:微山县实行四类社会组织直接登记
下一篇:微山县渔管委三个注重内强执法队伍素质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全网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