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日从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上获悉,上半年,我市按照“落实年、突破年”总要求,经济保持了平稳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时间、任务“双过半”。上半年,我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03亿元、同比10.5%,高于全省平均0.9个百分点,为全市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记者了解到,上半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591户,比年初增加40户,增加量位居全省首位。制造业回升势头出现明显好转,增加值同比增长14%,占规模工业的比重达到55%,拉动工业增长10.3个百分点。
同时,新开工规模以上项目1569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66个。在建项目2155个,其中工业项目占54.8%。竣工投产项目682个。6个项目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
另外,服务业也实现了快速发展,增加值达到了572.5亿元、增长10.3%。实现地方税收52.3亿元、增长42.3%。
上半年,县域经济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15亿元、增长11.2%,增幅高于全省平均1.6个百分点。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65亿元、增长22.6%,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20.7亿元、增长18.2%。
同时,总投资1067亿元的204个大项目相继开工建设,为县域经济加速崛起和县域经济倍增计划的目标的完成,积蓄了后劲,提供了动力。
记者了解到,上半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支配收入13730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6795元,分别增长9.8%和13.7%。新增城镇就业6.54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48万人。新建改建公办幼儿园228所,竣工校安工程1218个。并连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城乡低保标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和大额医疗救助金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25万元、城镇居民提高到13万元。
为了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和看不起病,我市实施了“百名医疗专家进千村”、“万名保健医生进农户”活动,并确定267家为定点医疗机构,全面实施“先看病后付费”,惠及123万人次。另外,为了解决城乡困难居民住房难,上半年,我市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7032套,实施农房集中建设2.53万户,危房改造2874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