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现在种地方便了,土地收益也高了。再加上外出打工的收入,我们现在的日子越过越好了。”提到农民生活水平的变化,很多农民都笑的咧不拢嘴。近年来,小孟镇坚持将推动农民增收致富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从加大科技投入、创新合作方式、推动农业产业化、鼓励全民创业等角度入手,全方位搭建农民“致富桥”,推动农民增收致富。
科技投入多了。“现在浇地很方便,拿着卡一刷就能浇上了,省时省力还省钱,方便极了!”说起种地,不得不谈谈小孟镇实施的现代农业产业项目。2013年4月份,小孟镇高标准完成了投资3000余万元,涉及14个村,23000多亩耕地的现代农业小麦产业项目。项目的建设进一步完善了该镇的农业基础设施,提高了农业生产率,为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条件。如今项目区的群众浇地实现了革命性的转变,很大程度上将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俺村里有个院士工作站,这在全省都很领先来”,史王村大学生村官杨贝骄傲的说。史王村与山东农业大学合作,建立了全省首家建在田间地头的院士工作站,为该镇农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支持。如今,小孟镇大部分农民种植的济南17就比一般的品种产量高,而且含淀粉量高,成为面粉加工企业的首选。同时,小孟镇适时组织农民技术培训,认真开展“科技信息进万家,普法知识入农户”活动,通过印发宣传册、明白纸、广播播放、技术员入村宣讲等多种方式将农业生产技术宣传到千家万户。
专业合作社火了。近年来,小孟镇积极出台扶持政策,鼓励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专业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成长起来。目前全镇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22家,主要经营粮食种植、技术服务、农机服务、畜牧养殖、苗木种植、资金内部互助。该镇依托惠农、富民、兴农等粮食生产种植专业合作社,与齐鲁种业、兖丰公司联合建立优质小麦良种繁育基地,现已发展10000多亩,常年生产繁育济南17号优质小麦良种,实现了小麦良种生产产业化。沙窝村及其附近几个村的村民一提起惠农生产合作社,大家都会不由自主的竖起大拇指。不少村民纷纷称,“如今加入惠民生产合作社,从种植到收获再到销售一站式服务,既省时省力,又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益,好处实在是太多了。”惠农生产合作社的理事长仇汉华说得最多的就是是科学种植、统一经营管理,走“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道路。这条道路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支持和认可,效果十分明显。
土地流转快了。该镇在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的基础上,坚定不移地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展开,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2013年上半年,全镇土地流转3600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和部分苗木、蔬菜。上半年发展2000亩,其中1600亩种植粮食,300亩种植苗木。土地的流转让集中连片种植成为可能,也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了新的途径。比较典型的是小孟镇侯家店村。该村以“大连好地种业”为龙头建立高档蔬菜种子生产繁育基地,现已发展近200亩,辐射带动约400亩,合计约600亩,实现了土地流转,每亩地1100元,农民还可就近打工挣钱。这样下来,每户能从土地流转中多收入不少钱。
就业机会多了。近年来,该镇招商引资工作取得重大突破,项目建设如火如荼。现在小孟镇工业园区内一片勃勃生机,很多厂房拔地而起。工业经济的发展为转移农村劳动力提供了条件。现在除了外出打工外,农民在自己家门口就能就业。仅圣凯罗服装有限公司一家就为300个妇女提供了就业岗位。今年以来,恒昌食品有限公司、金泰冷榨花生油项目相继投工投产,又为该镇农业产业化发展及劳动力转移注入一股新的活力。同时,该镇积极开展“就业服务进农户”活动,加强创业小额贴息贷款政策宣传,积极推动自主创业和技能培训,催生出了一股创业热潮。目前,全镇共有可行性创业项目32个,其中大学生创业项目9个,涉及到养殖业、超兖州市、广告公司、农资、运输、餐饮服务、化学药剂销售等多个行业,共争取到邮储银行贴息贷款160多万,带动了120人的就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