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小”行业整治是创卫工作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城市环境卫生有着至关重要。在整治“五小”行业过程中,市中区卫生局实行责任逐级负责,强化部门协作,抓住重点,打造亮点,把握好公共卫生场所等重点市中区域,实施量化分级管理,开展示范街和示范户创建活动,推行连轴式登门帮扶指导,集中时间精力全力求突破,“五小”行业整治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强化排查摸清底数。自今年5月份,对城市中区的公共场所开展拉网式摸底调查,建立一户一档的卷宗档案266卷,使“五小行业”经营单位的基本信息一目了然。在城市中区推行网格片组管理,各网格片组每月上报经营单位一览信息,定期综合评价分析,动态监管“五小”单位信息数据,明确监管重心。规范管理无证单位信息综合,分类归口汇总,分析无证原因,为开展针对性专项整治行动做好准备。
二是强化发动推进整治。制定整治行动方案,6月举办卫生监督员培训班16次,定片、定点、定人、定责,确保各项整治任务落实到人。分批分地段开展经营业主动员培训30余次,印制下发《致“五小”行业公共场所业主的告知书》等宣传单及办证指引2000余张,禁烟标识1700余张,印制卫生制度5000多份,详细讲解“五小”行业整治标准,组织经营单位开展自查和整改。利用“健康步道”等宣传载体,向广大市民讲解五小整治目的,提高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
三是强化指导全面整治。推进公共卫生场所的量化分级管理工作,设立卫生监督员和协管员制度,建立市中区域网格化监管、考评和督查制度,实施网格包保管理责任制,实现监督信息即时录入,监管内容互联互通,并实行“不良行为”记分备案管理,建立了以诚信为主线的监督制度。7月份先后出动执法人员600多人次进行上门技术指导,制作“一店一整改方案”,一次性明确整改要求,对各类店的功能市中区域划分和装潢、卫生设施设备的配备等进行整改指导。对经济能力低、基础设施差的“五小”单位,帮助其完善卫生基础设施,改善卫生条件,推动整治行动深入开展。
四是强化督导重点攻坚。为彻底解决“五小”整治以后容易反复这一顽疾,8月份集中全部监督力量投入小公共场所单位整治,加大监督频次和力度,取缔无证经营单位8家,引导办证的36家。在卫生监督员定点定人的基础上,对太白路、共青团路、建设路等重点路段实行每半月一次和不定期随机双重抽查,对东门大街、粉莲街等街巷推行必查制度和回访制度,确保发现问题一次整改到位,各项卫生长效管理措施真落实、不回潮。同时,严把新办“五小”经营单位卫生许可关,认真做好准入前的知识培训、业务指导和技术服务工作。对基础设施差、卫生管理不到位的经营户,指导督促整改,整改不到位的坚决不予许可。抓住年度检测审核时机,整改一批设施不到位的经营户,逐步提高市中区“五小”行业的卫生设施和卫生条件。
经过整治,市中区五小行业整治规范工作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卫生面貌明显改观。目前城市中区经营场所卫生设施设备较为齐全,基本达到相关卫生标准规范。278家经营单位评定了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