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崖仙境
齐鲁网9月26日讯 (记者 满倩)蓬莱依山傍海,环境优美,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地繁衍生息,悠久的历史赋予了蓬莱灿烂而深厚的文化,更让蓬莱的民俗文化大放异彩。
9月25日,"多彩十艺 文化山东"全国网络媒体齐鲁行采访团来到烟台蓬莱,体验蓬莱民俗文化。
勤劳耕作节俭持家的农民习俗
"蓬莱县农民素有勤劳耕作、节俭持家之风。旧时,农民家庭一般是男人从事田间劳动,妇女料理家务。建国后,妇女从家务中解放出来,务农、务工、经商,同男人一样。"一路随行的导游向记者介绍说。
导游兴致勃勃地讲道,农民一般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习惯。大忙季节,亦"起五更,拉半夜",早、午饭由妇女或儿童送到田间地头。田间劳动,一般早饭前不休息,上午休息一次,下午休息两次,即"一气儿朝饭两气儿晌,三气儿晚饭不用讲"。
旧时,农家一般在秋收秋种结束后,将豆秸、花生秸、地瓜蔓等用铡刀铡碎,垛于场院上,或堆于闲房内,俗称"铡场"。全家人吃一顿面条,称吃"铡场面",标志一年辛勤劳作基本结束,"地了场光",进入农闲季节。
供奉龙王祈求平安的渔民习俗
沿海渔民有供奉龙王、海神娘娘之俗,每逢节日和出海前,摆设供品,点香烧纸,祈求平安。
新船下坞,船主择"黄道吉日",船头披彩,船桅挂红旗,设供品,点蜡烛,焚香纸,鸣鞭炮,行大礼。船主用朱砂笔为新船点睛、开光。高呼"波静风顺"、"百事大吉",送船入海。
出海捕鱼前,举行祭祀,鸣鞭炮,焚香烧纸,敲锣打鼓,祈求平安。每逢初一、十五,渔民家属于海边为亲人祈祷、祝福。渔船满载归来时,于船桅挂"布挑子",向乡亲报喜,乡亲们上船祝贺。
味美奇鲜风味独特的蓬莱名吃
八仙宴、咸鱼饼子、鲅鱼水饺、春饼、蓬莱小面、蓬莱卤驴肉……说起蓬莱名吃,可谓味美奇鲜独具特色。
蓬莱有"八仙过海"传说,以此为据,1989年蓬莱宾馆厨师新创"八仙宴":以大虾、海参、扇贝、海蟹、红螺、真绸等海珍品为主要原料,由8个拼盘、8个热菜和1个热汤组成。拼盘制作仿照八仙过海使用的宝物拼成图案,造形生动别致,工艺精巧,盘盘都有神话典故,不仅味道鲜美,还可观赏助兴。
咸鱼饼子,是从沿海的渔民流传下来的。早期渔民以捕鱼为生,为了早点靠岸卖出海货,渔民必须早出海,有一顿饭是一定要在海上吃的,吃咸鱼饼子省事、方便。
"新鲜的海鱼,在海边晾干,烤得外焦里嫩,和香喷喷的玉米面饼子一起下肚,饼子焦、脆、香,咸鱼鲜、嫩、咸,怕是满汉全席也难敌其独特的风味。"导游赞叹道。
点击进入专题“多彩十艺·文化山东——全国网络媒体齐鲁行”
延伸阅读:走进东方神仙文化之都蓬莱 听闻八仙过海探寻蓬莱仙人全国网媒走进兵家必争之地 领略蓬莱精武文化之魂夜游蓬莱观仙阁凌空 人间仙境续写八仙神话【喜迎十艺节 全国网络媒体齐鲁行】:潍坊——政府买服务 文化惠民生全国网媒记者流连杨家埠风筝年画 探寻风筝之都精髓全国网媒记者登临青州云门山读“寿”(图)探访青州东夷文化标志园 追寻千年古老传说潍坊:小品《骆驼石》入围十艺节“群星奖”决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