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强区
钢城区原来产业结构比较单一,只有钢铁一业独大,去年以来,钢城区深入实施“122468”工程,通过领导干部帮扶企业,设立贷款周转金、技改项目贷款贴息、金融机构贷款鼓励奖等措施,扶持骨干企业加快膨胀,形成了钢铁精深加工、汽车零部件、新型建材、电子信息、粉末冶金、红木家具等产业,培植起了钢管大王、齿轮大王、建材大王、电子大王、粉末冶金大王、红木大王六个“产业大王”,并纳入人才管理库,给予每月发放1000元政府津贴、每年到北京301医院体检、列席区委区政府重要会议、免费订阅党报党刊、约见主要领导“专属通道”等待遇。近期,经过征求企业意见,选派6名学历较高、素质较强的机关干部到“产业大王”所在企业担任总经理助理,离岗长驻企业。
当前,钢城区抓住济莱协作区实施的机遇,认真研究、深入对接,努力在钢铁深加工、现代物流、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等产业上找准切入点和接合点,积极吸引济南客商来钢城区进行合资、合作,承接好产业转移。在全力服务支持莱钢发展的同时,发挥好莱钢的品牌优势、产品优势,积极推进联合招商,重点在引进钢铁高、精、尖产业上做文章,力争在精品钢、优质钢发展上实现新突破。创新招商思路,本着“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的原则,探索组建专业招商公司,建立起“能进能出”的管理机制,聘请权威人士、领军专家作为招商顾问,依托专业人才,策划招商活动,切实提高招商引资实效性。
项目富区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大项目就是抓大发展”,已成为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识。钢城区坚持把招商引资和大项目建设作为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尽快实现钢铁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深入开展“大项目建设推进年”活动,全区呈现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局面。探索推行认领承包、节点管控以及“六个一”服务机制,去年开工过亿元大项目155个,总投资540亿元,68个项目当年开工、当年投产。今年,深入开展大项目建设“互看互学、比追赶超”系列活动,采取经验交流、后进督促、打分排序等形式,加快项目推进步伐,特别是按照市委市政府“高、快、新、实”的要求,把大项目建设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今年以来,新开工过亿元项目59个,其中过5亿元项目20个、过20亿元项目8个,总投资380多亿元;在建项目中,新兴产业项目有48个,较去年同期提高20个百分点。
该区大力推行公开承诺招商、离岗专职招商,区人大、政协副职离岗专职招商,区直部门“一把手”离岗招商,并到园区担任招商局长,各镇(街道)党委书记到园区办公,专职抓招商。全球物流巨头——意大利维龙集团、世界500强企业——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国内最大的汽车粉末冶金零部件制造企业——上海汽车粉末冶金有限公司、香港绿洲集团等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纷纷入驻钢城,目前云谷电子商务物流园已引进意大利维龙和澳大利亚华运通等国际知名公司,建设工作已全面铺开。
平台载区
大园区搭建大平台,项目的承载力不断增强。钢城区原来只有一个开发区。去年以来,开发区加挂莱钢钢铁精深加工产业园牌子,与里辛街道实行区镇一体的运行体制,同时设立了钢城工业区、钢城高新区、棋山风景区(新城),各镇(办)都建设了1-2个园区,汶源街道立足地处水源保护地的实际在开发区建设了飞地经济园区,目前全区园区达到10个,形成了“多园并进、四区竞争”的发展格局。
钢城经济开发区是2006年3月经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开发区,总面积100平方公里,其中一期规划面积42平方公里。聘请一流规划设计单位,完成了区域总体规划和6个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确定了莱钢产业园、特色制造区、综合服务配套区、循环经济区、精细化工产业园五大功能区。去年以来,通过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等方式,累计融资1.4亿元,高标准实施了道路及水、电、气、暖等配套设施建设,形成了“七纵六横”的路网框架,园区项目承载能力不断提升。始终把大项目建设作为园区跨越发展的生命线来抓,去年以来,累计开工建设过亿元项目57个,总投资93.5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87亿元,28个项目竣工投产。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