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济莱协作区”建设的莱芜担当

时间:2013-09-27 11:37来源:未知 www.yunhepan.com

    原标题: “济莱协作区”建设的莱芜担当

W020130927315541845390

W020130927315537323472

  ◆主流解读

  高度融合

  充分发挥省会综合优势,利用莱芜与济南空间相接、产业相联,接受辐射带动最便利、最直接的有利条件,整合空间、要素和产业资源,推动济南加快形成转型升级创新高地、总部经济聚集高地、产业分工协作高地,推动莱芜加快建设“省会副中心”,推动两市优势互补、共赢发展。

  率先创新体制机制,着力推进“三个统一”。一是组织领导统一。成立济莱协作区建设领导小组,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进行重大决策,协调解决融合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为融合发展提供组织保障。二是战略规划统一。统一编制实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重点专项规划,统筹协调资源开发、要素配置、生态环境、重大基础设施配套和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等重大问题,为融合发展提供规划引领。三是重大布局统一。统筹两市产业发展、土地利用和城乡建设,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强化产业配套协调,提高资源要素配置效率,增强整体竞争力,为融合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体化双赢

  济莱产业协作发展要围绕产业一体化发展目标,以增强区域产业整体竞争力为方向,以部分重点产业为着力点,以整合创新为动力,科学统筹产业布局,加大产业双转移力度,加快两地产业互促融合,实现济莱产业一体化双赢发展。莱芜市重点在以下五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促进产业实现有序转移。

  钢铁产业:结合全省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围绕把莱芜打造成全国重要的钢铁生产及深加工基地和济南产业发展钢铁需求第一供应市场目标,加快济钢产能向莱芜转移,增强莱芜钢铁产业竞争力,从而整体降低济莱两地产业发展生产成本。

  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充分发挥济莱两地产业互补、区位紧邻、交通便捷优势,明确各自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依托济南重汽等大型企业,把莱芜打造成我省乃至全国重要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

  新信息产业:加强两地新信息产业交流合作,依托济南国家信息通信国际创新园、国家软件产业基地、济南创新谷等载体,加大莱芜新信息产业发展步伐。

  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金融保险业。强化济南区域性金融中心作用,把莱芜建设成济南城市群经济圈金融副中心。依托雪野旅游区和莱芜会展中心大力发展商务会展业,提高承办大型会展的能力。

  新材料产业:借助济南的市场集合效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做大做强莱芜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品牌。加快莱芜粉末冶金产业发展,建设国内技术最先进、规模最大的粉末冶金制品研发和生产基地。加快特种纤维、电子材料及元器件、氟硅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步伐。

  城市名片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国家园林城市

  国家卫生城市

  全国双拥模范城

  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城市

  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

  绿色钢城

  航空运动之城

  大爱之城

  ◆核心提示

  定位:把济莱协作区建设成为全省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先行示范区,莱芜定位为“省会副中心城市”。

相关阅读
  • 康复大学建设推进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 建设中国特色国际化大
  • 济宁等9市建设项目开工率第一 1-10月山东16市省重点项目进展排名
  • 冲刺四季度,全力稳增长丨山东加快重大项目建设亮点多
  • 山东4地被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和“两山”实践创新基
  • 山东基础设施建设“质”“量”并重 投资连续五个月回暖
  • 山东123个省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065.3亿元 基本完成年度投资计
  • 莱芜市医药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李伟接受组织调查
  • 杨鲁豫:推进“四个中心”建设 必须敢啃硬骨头打硬仗

  • 上一篇:青岛每天处理200吨剩饭菜变废为宝 成天然气
    下一篇:临沂设10亿高新技术创业投资基金 海归创业不稀奇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