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9月27日,全省保护性耕地推进会在兖州市召开。会议交流保护性耕作项目实施经验和做法,研究部署保护性耕作推进措施和任务。济宁兖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商建设,兖州市兖州市委副书记、兖州市长董波,副兖州市长李连习参加推进会。
省农机局局长高明飞在会上作了讲话。高明飞指出:近年来,我省把保护性耕作作为促进粮食生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深入开展了“大培训、大推进、大普及”活动,探索形成了小麦和玉米联合收获、秸秆还田、深松、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两个“一条龙”作业技术模式,为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现代农业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高明飞强调:秋季兖州市保护性耕作推广的关键季节,也是难点和重点。各农机部门要把玉米机收与秸秆还田、机械深松与免耕播种、化肥深施与良种选用结合起来,重点在提高玉米秸秆还田质量,扩大机械深松作业面积上下功夫,这两点是保证免耕播种质量的关键环节,是确保小麦持续稳产高产的前提条件。各级各部门要按照省局制定的秸秆还田、土壤深松、免耕播种技术要点,进行技术指导和生产监督。要围绕农业部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以扎实有力的措施、卓有成效的工作,推动全省保护性耕地发展再上新台阶,为现代农业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济宁兖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商建设在会上作了致辞。副兖州市长李连习介绍了兖州市发展保护性耕作经验。
据了解,2012年,兖州市粮食总产实现10亿斤,实现十一连增,先后被评为全国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兖州市、农业部玉米生产机械化示范推广项目县、山东省农业机械化先进兖州市。目前,全兖州市农机总动力达71.33万千瓦,拖拉机5389台,各类配套机具16759台套,农业生产已基本实现机械化。
会前,与会人员先后参观了保护性耕作机具演示现场及山东大华保护性耕作机具生产现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