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晚,由天津京剧院创作的新编京剧《香莲案》在铁路文化宫上演。(齐鲁网记者 李聪格 摄)
14日晚,由天津京剧院创作的新编京剧《香莲案》在铁路文化宫上演。图为陈世美夜访秦香莲。(齐鲁网记者 李聪格 摄)
齐鲁网济南10月15日讯(记者 满倩 李聪格)在《香莲案》的前言中,有这样一句话,“传说的厚重与深刻,在于历经岁月的消磨,仍能给人以新的触动和感悟。”
“状元负心”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但是14日晚,在济南铁路文化宫倾情上演,由天津京剧院创作的新编京剧《香莲案》,却“让这古老的故事多了一种解说”。
编剧:“为陈世美翻案”?
20世纪50年代马谭张裘等多位京剧大师联袂主演的《秦香莲》在角色搭配上堪称一绝,已经被塑造成为京剧舞台上里程碑式的经典剧目。后被拍成电影,流传至今,传演不衰。
而由国家一级编剧刘连群所改编的《香莲案》,则为观众呈现出了一个个更为真实、具体、形象,也更为贴近现实、生活的舞台形象。
“当我完成剧本改编时,我的一位老朋友也是资深的京剧专家,曾在电话中直截了当地询问,听说你要为陈世美翻案?”
《香莲案》编剧刘连群告诉齐鲁网记者,“在改编经典之初,总是会遭到许多的质疑,但是我相信,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创作环境,一个时代也有一个时代的思考和契机,前人总是为后人提供基础和参照,后人另辟蹊径,也是从前人创造的起点上出发的。”
刘连群继续讲道,“给古老故事重新构筑重点情节,力求人物的合理性,剪削枝蔓,集中笔墨塑造主要人物,揭示内心的矛盾冲突,赋予秦香莲更为丰满鲜明的精神品格,同时也更加丰富了陈世美的人物形象,让这个知识精英的沦落也变得顺理成章。”
“陈世美”,这个刘连群所刻画的人物,不再那么千篇一律、可憎可恨,在观众见证他的“寒雪冰霜”时也为他的堕落找到了合理的解释。
与其说是“颠覆”,不如用“完善”更能贴切地表明《香莲案》所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导演:在保留传统艺术形式和特色上求创新
山东省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国家一级导演白云明是《香莲案》的导演。
在接受齐鲁网记者采访前,白云明早早来到铁路文化宫剧场,在舞台下指挥着各种演出准备工作。
这位自幼随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白派艺术创始人的父亲白玉昆学艺,曾出访日本、新加坡、印度、缅甸、葡萄牙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老艺术家,在聊起《香莲案》时,他对剧本和演员的表演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香莲案》并不是一味儿追求灯光舞美、盛大景象的戏曲,我们坚持从京剧本体出发,台上依然保持‘一桌二椅’的格局,适当铺以简洁的布景、灯光美化,烘托和突出演唱的唱、念、做、舞,创造性地运用而并非削弱传统程式,对每段唱腔、每组身段乃至每次上、下场及一招一式精心设计,并按照京剧的‘规矩’与锣经、伴奏旋律紧密契合。”白云明表示,“吕洋(饰 秦香莲)、凌珂(饰 陈世美)、王嘉庆(饰 包拯)这三位青年演员的表演都是可圈可点的,他们也都是全国崭露头角的优秀青年演员,相信他们在新剧中也有所收获。”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