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金乡县财政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探索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新路子,立足实际,敢于创新,巧用“加、减、乘、除”四则方法,抓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建设,促进了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积极健康发展。
做活“加法”,拓宽筹资渠道,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针对村级公益事业建设资金筹措困难的现状,采取三项措施弥补资金不足。首先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确保配套资金足额到位,坚持“普惠制”和“特惠制”并举,对部分基础条件好的村以“示范村”的形式提高奖补比例,全力支持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其次积极整合其它项目资金。坚持“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集中投入、各负其责、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积极整合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小农水建设等项目资金用于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建设。三是用足用活奖补政策,吸引社会各界参与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结合各项目村特点,引导项目村负责人发动本地人脉资源,动员解囊捐款,支持项目建设。切实实现了“小资金撬动大投入,小补助推动大建设”。
做实“减法”,减轻农村负担,严禁举债建设。为确保项目建设不增加农民负担,坚持严格执行国家政策,按照相关规定实施筹资筹劳,严控上线,禁碰“红线”;严把项目审批关。对上报的奖补项目,坚持做到“四个不批”:即没有经过民主议事程序的一律不批,凡是加重农民负担的一律不批,凡是有资金缺口的一律不批,凡是增加村级负债的一律不批;严格项目预算管理,严禁在施工过程中超预算建设,确保不增新债;坚持实行项目公开。即项目开工建设前对于该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工程预算、筹资筹劳实施方案、议事会议记录等进行公示。项目建设中项目监督小组成员对项目进度和工程质量进行严格监督并进行公示。项目完工后对于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完工验收情况进行公开公示。同时建立项目责任追究制度。对于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过程中违反原则增加农民负担的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做大“乘法”,放大平台效应,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为提高农民群众参与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积极性和对国家实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认识。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惠民政策,先后在金乡县电视台开辟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宣传专题”栏目,在镇街设立一事一议奖补政策宣传栏、村设立公开栏,粉刷标语,悬挂宣传条幅,设置项目标示牌,印制《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宣传手册》,拍摄《村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巡礼》专题片等措施,大力宣传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为一事一议项目建设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做细“除法”,量化考核,提升一事一议项目精细化管理水平。严格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精细化管理,制定了《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绩效考评办法》,根据办法要求严格考核,并将绩效考核结果作为金乡县级分配奖补资金的重要依据。积极举办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绩效考评“赛账”活动。对各镇街上年度审批项目的所有村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账务、项目档案以及审批流程等进行评比,按照赛账评分标准,由金乡县、镇街评委现场公开评议、现场打分评比,对获得一、二、三等奖的镇街分别给予项目奖补指标。同时,对检查评比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促进了村级公益事业项目建设的规范化运作,提升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张留中 张 辉 孟 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