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白天干部下村,俺老百姓出外打工或者下地干活”;晚上干部回家,俺们也回家。有时偶尔在白天见到街道的干部,可是,俺要忙赚钱,哪里坐得住啊?”邵庄村村民张庆河高兴地说,“现在,他们晚上来,俺们手头上的活也做完了,他们就像走亲戚一样,很热心,俺们有什么事都好跟他们讲,上周还帮俺爹办理了老年证,这样出门就方便了,真的很感谢街道的干部。
这是傅村街道在开展“四百”主题活动中晚上深入农户的一幕幕场景。
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干群之间这样的时间错位现象在农村群众工作中不同程度的存在。为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傅村街道结合自身实际,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变被动为主动,让包村联户干部跟着群众空闲时间走,利用晚上群众在家的机会,走进群众,和群众坐在一起亲切交谈,听听群众需要什么,要求干部做什么,让群众大胆提出各种要求和建议。对于能够当场解决的,工作人员及时一一解答,遇到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不能够现场解答的,作为遗留问题,详细记录下来,日后经调查研究再予以回复。通过面对面的交流,群众把自身发展的思路讲出来,把发展中的困惑说出来,大家集体研究,帮助农民理清思路,助推了农民发家致富。
“乡村夜话是干部与村民双向交流的有效平台,既与群众贴心,自身也受教育。我们的干部必须经常入村入户,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尽力解决群众的所急、所需、所盼,什么时侯也不能脱离群众”,傅村街道党工委书记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