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洪霞
“没想到几年没回家,街巷更洁净了,村庄更美丽了,家乡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真是绿在城中、人在绿中……”一位在外地工作返乡探亲的龙桥人这描述家乡的变化。如今的龙桥到处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绿地多了,环境美了,街景靓了,一个宜居和谐的现代新城已经形成。这是龙桥街道扎实有效地开展环境整治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
今年以来,龙桥街道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来抓,按照兖州市委、兖州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在全街广泛开展了“整治村容村貌、建设美好家园”活动,不断创新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水平,辖区环境得到改观,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群众满意度逐步提高。
横下决心,加大环境整治力度
街道办事处将环境整治工作作为当前一项重点工作,以时不待我的精神全力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实行副科级干部包村责任制,发动村干部和群众进行环境综合整治,明确村干部职责,限时完成任务,下发了《龙桥街道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实施方案》、《责任分工表》,把工作任务全部量化分解到各科室、各村居,做到人人身上有任务。街道还组织党政班子成员、全体包村干部、各村居主要负责同志,赴兄弟乡镇观摩了环境综合整治先进经验,结合辖区各村居环境卫生现状进一步梳理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全面掀起环境综合整治新热潮。街道办事处制作大型展牌1个,粉刷标语口号40余处,悬挂张贴宣传条幅300余条,发放明白纸10000余张,及时报道整治活动工作进程,积极发动群众参与其中,以强大的舆论引导力,助推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顺利进行。
措施“给力”,重拳整治不手软
加大投入,夯实整治工作基础。今年以来,街道累计投入资金40余万元,购买垃圾桶60余个,更换垃圾箱体5个,新增垃圾车20辆、动机械车辆160余台次,清运垃圾、柴草100余吨,规范广告牌匾60余个,规范店外经营73处,清理小广告240余处,粉刷墙体2万余平方米,拆除违法建筑2000平方米,取缔废品收购点5个,栽植树木7600余棵;并组织人员力量,着重对丰兖路、大禹路、建设路两侧,海情丽都、九州方圆等小区以及东韩、五里庄、牛旺等村庄进行了重点攻坚,清除“三堆”150余处;分类整治,提升整治工作水平。将辖区村居、重点路段、主次干道等,按照各自特点分成基础条件较好的村居、对基础一般的村居、对重点路段、村庄出入口等四大类,做到了因村制宜、对症下药。对部分重点区域,街道抽调执法中队和保洁人员组成专门工作队,进行了集中整治,从根本上扭转小区面貌。
创新机制,严管理硬考核
不断创新举措,从完善长效保洁机制入手,建立了三项整治工作机制。一是实行日常督导检查机制。成立专门督导检查组,每月组织人员逐村检查打分,并就存在的问题下发整改通知书,督促抓好整改。成立15人的综合执法队伍,加强日常执法巡查与管理,有效遏制乱搭乱建以及占道经营、店外经营、兖州市场外溢等现象。二是实行保洁员动态管理机制。根据每月环境卫生打分情况,对各村进行排序,对排名在后三位的村,扣除保洁员50元工资,用于奖励排名在前三位的村保洁员,同时,对连续三次排名在后三位的村,直接调换保洁员。三是实行考核奖惩机制。根据督导检查情况,按照奖勤罚懒的原则,年底评选出3个“好”和3个“差”的村居,对于 “差”的村居,直接从当年度绩效中扣除奖金,用于奖励 “好”的村居责任人。同时,对每月检查通报的问题整改不积极、落实不到位的村居,从当年度绩效中扣除一定数额奖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