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
3.6万户企业试点“营改增”
今年8月1日起,交通运输业(不含铁路运输)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包括研发和技术服务、信息技术服务、文化创意服务、物流辅助服务、有形动产租赁服务、鉴证咨询服务、广播影视服务)实行“营改增”政策。
按国家相关法律,营业税税率分两档:3%、5%。实行“营改增”后,所涉行业企业的增值税税率分为三档:17%、11%和6%。其中,对于一般纳税人而言,交通运输业适用11%税率,部分现代服务业适用6%税率(注:有形动产租赁服务适用17%税率)。而对于年销售额在规定标准以下,且会计核算不健全,不能按规定报送有关税务资料的小规模纳税人,则按营业额的3%征收税款。
据青岛市国税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10月25日,全市共有36186户企业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9月和10月减税1.29亿元,减税幅度为22.2%。
【分析】
关键词:纳税人 小规模纳税人占了七成
记者从“营改增”试点工作情况报告中了解到,全市此次参与试点的企业以小规模纳税人为主,共2.55万户,占到70%,而一般纳税人仅为1.07万户,占30%。从全市试点行业来看,现代服务业占比明显,达到92.64%,交通运输业2664户,占7.36%。在现代服务业中,鉴证咨询服务类8621户,占23.9%;文化创意服务类8296户,占22.93%;物流辅助服务类6323户,占17.5%。
从全市试点纳税人分布区域来看,大多集中在市区,尤其市南区居多,共有9905户,其次是市北7589户、开发区4998户、李沧3159户、崂山2500户、城阳2497户,合计30648户,占全部试点纳税人的84.69%。
关键词:收入 物流辅助服务业贡献大
根据报告,9月、10月两个申报期,全市“营改增”试点纳税人累计申报入库增值税4.66亿元,占当期全市增值税纳税人申报入库增值税总额的10.22%。其中,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入库4.1亿元,小规模纳税人入库0.42亿元,代扣代缴税款入库0.13亿元。
“目前来看,9月、10月税收贡献最大的行业是物流辅助服务、交通运输业和文化创意服务业。”青岛市国税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在试点企业中,物流辅助服务业申报税款最高,达到1.84亿元,以19%的户数贡献了42%的税收收入,这与我市的港口经济较为发达有密切关系。而其余贡献较大的行业依次是交通运输业和文化创意服务行业,入库税款分别达到1.2亿元和0.53亿元。 关键词:减负 试点纳税人减税1.29亿元
作为近年来的一次重大税制改革,实施“营改增”有利于消除重复征税,不但使试点纳税人税负降低,还通过进项税额抵扣范围扩大使接受服务的其他增值税纳税人税负降低。
据了解,9月、10月两个月,全市增值税纳税人整体减税已达2.45亿元。其中,“营改增”效果明显,试点纳税人减税1.29亿元,减税幅度为22.2%;非试点一般纳税人则增加抵扣1.16亿元。记者还从报告中了解到,多数试点纳税人税负均有所下降。试点的一般纳税人中,4037户税负减轻,占一般纳税人的37.7%,减少税额2.25亿元;不过,有1131户税负增加,占10.5%,增加税额1.2亿元。增减相抵后,共减少税收1.05亿元。小规模纳税人税负则因税率降低而全面下降,共减少税收0.24亿元,减税幅度为36%。
从行业来看,在11个试点子行业中除物流辅助、管道运输业外,其它行业税负均呈现下降态势。其中,交通运输业整体税负减少7850万元,减税幅度为41.12%,主要是航空运输服务采取预征率征收拉低了整体税负;现代服务业中,减税数额较大的为文化创意服务、信息技术服务、鉴证咨询服务、广播影视服务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