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今年以来,大安镇党委按照“抓队伍、强班子、打基础、保稳定、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以“干部联户、党群连心”活动为总抓手,扎实推进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为全镇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障。预计今年1—11月份,可完成规模工业销售收入54.8亿元,同比增长19%;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6.5亿元,同比增长50%;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个达到28个;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9646万元,同比增长28.4%;完成两税地方收入9975万元,同比增长18.6%。
抓班子带队伍,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
按照“书记抓、抓书记”的要求,党委书记带头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每周召开一次书记碰头会、党政联席会,每季度召开一次基层党建工作调度会,建立了领导班子成员“五个一”联系点和机关干部包村、包企业制度,明确包村干部党建工作指导员职责。年初镇党委与各村党支部书记签订了《年度工作目标》,年底对支部书记进行满意度测评并按照《村支部书记绩效考核意见》兑现奖惩。把党员发展和后备干部培养作为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今年以来共纳新党员34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370名,每个村都培养了2—3名后备干部,为村级党组织注入了活力。结合“解放思想跨越发展大讨论” 、“农村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和“干部联户、党群连心”活动,采取个人自学、集中培训等形式,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组织党政班子成员、支部书记、包村干部到曲阜、济宁高新区以及本镇的典型村庄进行现场观摩学习,增强党员干部加快发展的责任心和压力感。
抓规范建制度,促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科学化
通过修订机关管理制度和机关考勤补充规定,严格上下班视频签到和请销假制度,禁止工作日午餐饮酒和工作时间上网炒股、聊天、打游戏,根除“庸、懒、散、奢”现象。大力推行村级坐班制度,村党支部将村干部和党员编成若干个值班小组,值班人员按要求自觉做好日常工作;大力提倡民事代办制度,以加强村级“三资”管理为抓手,各村明确一名代办员,全程代理服务,规范村级财务往来和公章使用管理秩序。大力推进“百村经营场所示范工程”,率先在白家店村、邓村、后白楼村、西垛村建设了一批标准化门头超兖州市用房等经营场所,通过租赁经营等方式,增强经济薄弱村“造血”功能。本着“正视矛盾、预防为主、未瘫先治、常抓不懈”的原则,建立了镇、管区、村三级防瘫监控预警网络。针对远程教育电脑老化、难以运行等问题,通过协调包村工作组和村自筹资金等方式,对各村电脑进行更新。通过远程教育,促进了土地流转和结构调整。目前在后官村新建家庭农场2处,成立了益民合作社,发展蔬菜种植1100亩;建成3个现代化农场、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涌现出一批先进支部和优秀共产党员,12个村党支部被评为兖州市“五个好”村(社区)党组织,9个基层党组织被评为兖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12名党员被评为兖州市优秀共产党员。
抓保障增投入,激发基层党建工作活力
按照统一规划要求,对七里铺、西垛村进行了办公场所进行了新建;对五圣堂和东葛办公场所进行了修缮;对安邱府社区内的高庙、范林、龙湾店3个村办公场所进行了装饰装修;镇驻地中心社区内的黄庙、白店、前谷、两分店4个村的办公场所正在建设中;对党群服务中心进行了重新设计改造。在适当增加村级办公经费和村干部补贴待遇的基础上,镇财政直接支付600多万元用于村级建设、党报党刊、计划生育专职人员补贴、村章镇管代办员补贴等村级支出;为保障村党组织运转经费使用质量和效益,镇党委成立了大安镇村党组织运转经费管理领导小组,明确了《关于党组织运转经费管理使用的有关要求》,进一步提升了运转经费管理使用的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水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