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课本剧让外来娃登上省级舞台
济南市东河小学作为一所有着1160名学生的外来务工子女定点学校,生源多数来自当地农民和全国各地外来务工子女,为了让他们也能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学校挖掘各种资源开设了武术、篮球、腰鼓、民鼓、舞蹈、葫芦丝、课本剧等社团活动。其中,该校的课本剧演出在省、市、区等各类比赛中获奖。
老师“跨行”指导排练用济南话演绎课本剧
校长王功凤向记者介绍,学校只有57名教职工,专职老师较少,而课本剧排演需要多学科老师协作,于是,老师们都被动员起来“跨行”指导学生。三年级(2)班班主任于淼是课本剧《守株待兔》的指导老师,从选课文到编剧本、从挑演员到排练,于淼一直参与其中。她告诉记者,去年六·一前,学校每个年级都要排演课本剧,《守株待兔》这篇课文刚学过,学生印象深刻,在剧本创意上容易发挥。而为使其更有表现力,于淼根据学校学生特点,加入方言,成为“济南话版”的《守株待兔》。学生们觉得用济南话表演很有趣,都报名参加,所以挑选演员成了一项艰巨任务。“有些孩子不会说济南话,可能就不太适合演主角,有的孩子虽然济南话发音不标准,但腔调特别,一说话就能让人笑,这是我们需要的。”经过一段时间的排练,在学校六·一展演中,课本剧《守株待兔》受到好评。后来,课本剧《守株待兔》还多次到山东大学演出,前不久,又被推荐参加全省中小学艺术展演,获得专家评委一致认可。
从接任务到演出共7天一字一句帮孩子抠台词
如果说课本剧《守株待兔》是“慢工出细活”,指导老师付出了巨大的努力,那参加济南市科普剧展演的课本剧《丑小鸭》则是一个“奇迹”,而且是由孩子们自己创造出来的。据指导老师邹媛媛介绍,上学期末,校长通知她要排练一台课本剧参加市中区中小学生课本剧比赛,从下通知到参赛共有7天时间。邹媛媛听后赶忙和其他几位老师一起挑选课文,最后确定改编刚学过的《丑小鸭》。孩子们对这个童话故事很熟悉,加之演员都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刚开始学写作文,所以对剧本创作很感兴趣。“剧本里很多台词都是学生自己加的,还创造了很多新角色。”邹媛媛说。另外,在动作设计上,有时老师认为好看的动作并不适合学生,在一次次的排练中,学生们都是自己揣摩和改变动作,表演出来十分自然。
功夫不负有心人,7天后,东河小学的课本剧《丑小鸭》在市中区中小学生课本剧比赛中获一等奖,并代表全区参加济南市科普剧展演。 记者张雯雯
延伸阅读:山东潍坊小学生演绎红色课本剧青岛社区外来娃托管班 老师拖残腿走5公里风雨无阻青岛加大教育改革步伐 12万外来娃在青就读(图)关注来青外来娃:家在菜市场 摊位上写作业(图)外来娃上学先交15000 济南七里河居委会再度回应临沂经开区2000余名外来娃"零门槛"就近入学青岛家长为孩子入学被骗万元 外来娃有学难上外来娃报名证件缺一半 青岛学校开绿色通道帮补办青岛本地学生入学前就会一年级知识 外来娃基础弱青岛外来娃挤爆村办学校 交2万择校费托关系入学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