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低保标准连续三年提高
今年,李沧区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重点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宗旨,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救助新格局。
低保标准连续三年提高
自2011年起,李沧区城市低保连续三年提标,今年7月1日城市低保再次由每人每月48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540元。李沧区民政局增加低保失独家庭生活补助,每户每月180元,残疾补贴、孤老补贴等救助标准也同步提高。截至今年10月底,李沧区共有低保家庭4082户9303人,1-11月累计发放保障金4498.9万元。其中,李沧区残联为具有李沧区常住户口,家庭月人均收入在低保标准至低保标准上浮50%之间,持有残疾人证的846名低保边缘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96万元,减轻其家庭经济负担。
医疗救助体系日臻完备
李沧区大病医疗 “一站式”结算于4月3日零时正式上线。截至目前,共有1718人享受大病医疗“一站式”结算服务,结算资金109.9万元;1到11月份,李沧区民政局共办理临时救助862户、医疗救助390人次、特殊医疗救助30人,发放各类救助金259.25万元,为2200余户残疾人发放救助金115万余元,为1184名低保及低保边缘家庭缴纳居民医疗保险39.56万元,为144名残疾人个体户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补贴80万元,以创业带动就业,积极组织引导残疾人个体户参加社会保险。对李沧区低保家庭残疾学生和低保残疾人家庭子女进行救助和奖励,今年共有549名学生享受了奖励和救助,发放奖励和救助金62万元;对困难重度残疾人发放就业生活补贴334人,38万元,切实改善重度残疾人家庭生存、生活状况。
老年人过节费率先发放
在全国第一个法定“老年节”来临之际,李沧区今年在全市首创为10517名80岁以上户籍老人每人发放过节费200元,这是李沧区“银龄幸福工程”的内容之一。今年以来,李沧区先后组织百名60-79岁健康老人“观世园”,走访百名困难老人,为千名老人送“银发无忧”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为千名90岁以上老人送“寿桃”,让老年人切实感受到了温暖。另外,为提升独居孤寡老人幸福度,李沧区常态化为全区200余名独居孤寡老人提供居家保洁、心理慰藉、健康查体等个性化服务项目,增加每天为孤寡、失独老人定送牛奶服务项目,并选取孤寡、高龄独居、失智、健康等四类老年人开展具有GPS定位、远程健康监测、亲友温馨告知功能的 “安全健康手镯”试点,让特殊群体老年人优先享受到细致周到的服务和关爱。此外,李沧区还组织“守望工程”志愿者为高龄独居老人上门送温暖,为他们提供优质服务,使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暖心颐养工程全面推进
李沧区今年将暖心颐养工程列入政府事实。今年以来李沧区已完成新建2处示范性日间照料中心、2处助老大食堂,启动原市三医地块养老机构改扩建前期工程,实施残疾人康复救助工程,继续实施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其中,李沧区累计投入资金182万元,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救助2114人次,康复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实施人工耳蜗植入、白内障摘除、股骨头置换、精神病服药救助项目。目前共救助白内障手术患者768例、精神病人免费服药420名、股骨头置换手术救助5人9例,累计支出165万元;此外李沧区探索建立残疾预防早期干预机制,开展残疾人辅助器具进家庭,名医进社区助残巡诊活动,确保了暖心颐养工程的全面推进。 (记者 原野 通讯员 丁之)
延伸阅读:滨州民政工作新进展 农村低保标准平均达2520元青岛市北低保标准提高 人均月入低于540元可纳入山东明确低保标准测算方式 对申请者逐一入户调查烟台城市低保标准上调80元 全市20多万群众受益聊城提高城乡居民低保标准 提至每人每月330元青岛7月起提高城乡低保标准 公积金缴存基数上调济宁城乡低保标准再提高 城市低保最高提至470元泰安提高城乡低保标准 与原政策差额年内补齐淄博农村居民低保标准每人每年不低于2500元潍坊提高农村低保标准 每人每年最低2200元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