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京池袋是华人中小企业集中的地方。
中新网12月18日电 据日本《中文导报》报道,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力推“安倍经济学”,带领大型日企翻身,却给中小企带来灾难。而华人企业大多数为中小企业,加上日益严峻的中日关系的影响,更是雪上加霜,有许多华人经营者叹息:如果这样下去经营真是难以为继。
“安倍经济学”打击中小企业
日元汇价在安倍经济学下大幅走弱,带动出口急升,丰田等大型出口企业受惠,推动日本大型制造商信心指数上月升至2007年以来最高水平。然而据内阁府统计,今年6、7、8、9月消费者指数过去4个月有3个月下跌,加上能源价格上升,导致8月份除食品外,物价升至2008年11月以来最高,令民众生活压力不断增加。
日元下跌的最大后果是造成日本进口石油等原材料费用大幅上升,经常贸易收支出现赤字。石油上涨,连带电费、运输费、印刷包装费等全线上涨。在餐饮业,小麦粉、芝士等进口原材料也是上涨不止。今年,印尼、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的养虾业遭遇病疫侵袭,产量大幅下降。年末年始,前有美国的圣诞节,后有中国的春节,日本企业对进口食品要求高,出手又不及中国人阔绰豪放,所以进口虾的价格涨得厉害,基本上都由企业消化,大幅侵蚀利润,让人叫苦不迭。
据日本中小企业厅的调查,年销售额在1000万日元以下的中小企业表示完全无法将消费税增税的成本向商品价格转嫁的达35%;1500万日元以下的为27.6%;1500万日元以上、2000万日元以下的为27.3%。据测:在日本企业中,中小企业和个人事业主占99%,其中有70%—80%是赤字经营,如果将消费税增加3%—5%,赤字企业的大半将破产。
据日本百货店统计,虽然鉴于明年4月份消费税上涨,1-9月全国百货店销售额有所上升,但是该协会11月19日发表的日本全国百货店的销售额显示,10月份日本全国百货店的营业额与上一年同期比减少0.6%,为4907亿元。
日银总裁黑田东彦在10月5日表示:在量与质上同时展开的金融缓正切实发挥着效果,物价上涨2%的目标正在朝着实现方向扎扎实实地前进。这就是说,在明年以后,普通国民生活所承担的不仅是3%的消费税上涨,而且还要承担2%的物价上涨。而到年底到来,日本的中小企业和庶民的生活备感压迫沉重,经营一天不如一天。
现在各地的最低工资都在上升,千叶县的最低小时工资由701日元涨到777日元,东京都和神奈川县等更是超过850日元,人工费上涨压迫了企业经营。即使如此,市场也看不到热火朝天的景象,因为大企业发放的年终奖金,许多都被用于教育费、购房还贷等大宗消费,而更多发不出奖金的中小企业的员工只能望洋兴叹,感受到“热闹是他们的,我们什么都没有”的落差。
据介绍,从量贩店到零售业都在忍耐,在年底前让子弹再飞一会儿,尽量消化日益高企的成本,私底下都酝酿着在明年4月乘消费税上涨的便车,让价格上涨一步到位。目前,各企业为涨价而进行的系统导入和电脑改造正在紧锣密鼓。明年4月,对于中小企业经营者和消费者来说,都是一个坎。
据了解,日本政府诱导日元汇率下点,固然惠及了丰田汽车这样的超级企业,也成功吸引了海外来日旅游,但对于大多数身在国内,市场也在国内的中小企业来说,已经构成了生死问题。
中华料理店成本上涨经营困难
虽然各种统计数字显示日本企业年终奖金有所上升,但是显示在消费上究竟有多少起色让人让人说不清。
一位在东京五反田经营中华料理的的华人对记者说,从8月份以来景气越来越不好,不仅不见客人增加,而且成本大幅度增长,比如说,生虾每公斤就上涨了700日元,食用油也上涨了30%多,但是我们很难把这样的成本上涨转嫁到商品中去,如现在800元的定食,本来就不好卖,再涨价就更没办法卖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