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12月22日济南讯(山东台 田进 济宁台 尚焕霖 冯斌)据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山东新闻联播》报道,国务院日前下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促进医疗卫生资源进入养老机构、社区和居民家庭,实现医养融合发展,是破解养老难的重要举措。济宁市兖州区深入探索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新模式,让养老服务更细致,让老人更安心。
“洪湖水呀浪呀嘛浪打浪啊,洪湖岸边是呀嘛是家乡啊……”
眼前这位唱歌的老人叫尚瑞芬,20多年前老人因脑溢血导致半身不遂。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养老院,尚瑞芬一直呆在家里,虽然老伴和儿女都尽心尽力地照顾,可老人却没有像现在这样开心。
尚瑞芬的女儿仇敏:“当时他们在家的时候,这里身体不好了,那个身体不好了,我们赶快就得去,现在安下心来了,感觉有点时间了,轻松多了。”
由于失能和半失能老人护理难度大,风险也大,很多地方的民营老年公寓和养老院直接把失能和半失能老人拒之门外。针对这一问题,兖州区在养老服务机构的管理改革中,专门投资6000多万元,建起了能让尚瑞芬这样的老年人得到周到照顾的兖州区社会福利服务中心。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是,政府没有扩充编制负责运营,也没有引入简单的医疗门诊搞医养结合,而是将经营管理权全部交给了医疗、护理服务更加专业的区中医院,由当地民政部门负责监督。
兖州区社会福利服务中心主任白建军:“我们是规范养老服务行为,监督养老服务质量,对它的成本价格进行核定,放开中医院的手脚,相互配合,相互促进。”
中医院作为经营主体在服务中心大胆借用医院的管理模式,除了在养老院设置了医疗中心以外,负责日常照料的工作人员也全部选聘护理专业的大专毕业生,这样,在养老机构中首次实现了护理、预防、治疗、康复的全面整合,也推动了中心由医养结合向医养的融合转变。由于医院不承担前期建设的投入,并享受水、电、暖的优惠政策,服务中心主要面向中低收入群体和失能、半失能特殊人群,低于市场平均的价格,保持了政府投入的公益性。
兖州区中医院院长孔庆民:从成本控制上来说,老人及早发现健康问题,及早采取有益的措施,让老人不发病,少发病,发病发小病,不得大病,这样给老人也节省钱,给我们整个医保也能节省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