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来到兴济河路1-1号,对济南市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进行了探访,和马路劳务市场相比,这里更显整洁、正规、有秩序,但人气却不那么旺。在一楼,偌大的服务大厅,只有两人在看屏幕的滚动信息,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平时进场的人能有几十人,如果逢招聘会,人会更多一些。经工作人员引导,记者来到服务厅二楼,据介绍,这里是举行室内招聘会的场所。
服务中心的董林平处长说:“农民工服务中心启动时间还很短,农民工需要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从启动至今,总进场人数已经有3743人,而经落实,已经达成工作意向的有近1800人。周末不歇班,承诺天天有招聘,周三、周六会组织集中招聘会。”
据董处长介绍,农民工如果要找工作,可以参考大厅滚动的招聘信息,也可以填一份登记表格。但据记者了解,服务中心目前提供的工作岗位多是长工,零工只有家政等,而且需要挂靠在阳光大姐一类的家政公司。“对于马路劳务市场,不能全盘硬性取缔,只能规范和疏导。市政府已经下达文件,要求加快零工市场建设,而且如果有重大建设项目需要集中用工的单位,要随着项目开工建设及时设立零工市场,为农民工就近提供岗位咨询等服务”,董处长如是说。
相关链接
商河400万建规范零工市场
2009年,商河投资400万元建设规范的零工市场,2010年正式投入使用至今,曾一度被称为是山东省乃至黄河以北最大的室内零工市场。
据商河县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县农村人口占到总人口的83.6%,常年在外务工人员15万余人,是典型的劳务输出县。零工市场建成后,立足商河,面向济南,并辐射周边县市,可同时容纳瓦工、木工等10余个工种、2000余务工人员,改变了求职用工者在马路边候工时风吹雨淋的艰辛。
在正规的零工市场,为了提高零工的就业率,政府会协调解决零工和用工方之间的互不信任问题。对务工人员开展职业道德和技能培训,实施职业技能鉴定,实行规范化管理,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和技能水平。当务工人员遭遇到恶意欠薪时,政府出面进行维权,避免损失。据县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在零工市场大厅进行培训,轮换播放培训科目影像资料,便于农民工在候工的同时参加培训,实现培训和务工两者兼得。
在此基础上,设立“零工之家”,面向有一技之长的有打工意愿的人员分类进行登记,为用工单位提供了方便,同时也提高了零工人员的收入。延伸阅读:在外务工返乡人员带火枣庄滕州年前零工市场山东省零工聚集千人以上地区须建公益零工市场探访青岛零工市场:农民工进城一上午赚200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