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每天上万名散工来求职 市区却无正规零工市
早上6点,天还没有亮,全福立交桥下已经人头攒动。这里是一个自发形成、规模较大的马路劳务市场,每天早上都有数千来自济阳、齐河等周边区县的务工人员来这里等活。在济南市,至少有5个类似的马路劳务市场。尽管马路劳务市场在城市管理、卫生环境、交通安全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但是因为没有正规的零工市场,他们不得不把马路当做自己的“根据地”. 记者 陈心如 于腾腾
难管理环境差 交通安全隐患大
1月3日早上6点,省城经六路延长线与二环西路路口,槐荫区城管局执法人员在对占道经营的小摊贩进行劝离时,与聚集在此寻找短期工作的务工人员发生冲突,引来几百人围观。
槐荫区城管执法局的工作人员表示,这处自发形成的劳务市场由来已久,许多务工人员从齐河、禹城等地来此务工。由于大量务工人员全天都在这里吃住,导致很多服务于务工人员的商贩在这里占道经营。
在省城济南,除了此地,还有全福立交桥下、成丰桥附近、杆石桥附近和经八路济南大厦斜对面等多个自发马路劳务市场,每天都有上万人聚集在这些地方,等活挣钱。因为这些地方都是自发形成,所以根本无从管理,导致附近环境脏乱差,而且存在一定的交通安全隐患。“别提了,每天就这个地方最难打扫了!”在全福立交桥附近工作的环卫工抱怨道:“你看看树底下全是塑料袋,每天光捡这些垃圾我就得扫好几个来回。”这位环卫工告诉记者,因为这里有个劳务市场,每天早上都有很多小摊贩在此卖早点,随地乱扔垃圾的现象很普遍,制造的垃圾很多。二环西路的一位环卫工说,甚至有人在街上随地大小便。
与环境脏乱差相比,交通安全隐患是更严重的问题。每天早上,都有大面积的务工人员聚集在马路上,有人为了占据有利位置,甚至跑到快车道上。只要“老板”的车一出现,大批务工人员便蜂拥而上,全然不顾自身的安全,有的过路车就从务工者的身边一擦而过。
门槛低来钱快 务工人员不愿“进屋”
马路劳务市场存在种种问题,据了解,政府曾经采取过多次尝试,试图把务工人员“请进屋”.2010年3月份,在槐荫区,曾经成立起了一个正规的劳务市场,在务工人员和用工单位之间搭建桥梁。但是不到两个月,这个劳务市场就关门了,市场的经理曾经一度陷入困惑,“人气一直不旺,关键是很少有务工者来。”
老王长年在路边等活,对此,他自有一番解释:“我们可不愿意去这些正规的地方,得收钱啊,本来一天下来就挣不了多少钱,还得给他们交钱,还有什么可挣的啊!”而记者了解到,在很多正规劳务市场的招工信息上,限制了很多条条框框,这让很多务工人员不得不知难而退,“人家招工是有要求的,得有技术有学历,像我们这种只会干点零活,去了也找不到合适的。”“一般职业介绍中心都是招长工的,常有人欠着工钱不给,工钱没法保障”,老杨一声叹息,“这样一天一结的,干着心里踏实,每天都能拿到钱,都是实实在在的,一天的功夫也不会白费。”
记者了解到,在这些务工人员中,很多人都是趁着农闲时出来打零工挣口饭吃,“这样时间比较自由,万一有别的事也能脱得开。”
农民工服务中心多招长工 市政府要求加快建设零工市场
2013年11月19日,济南市政府下发文件,要求加快推进零工市场建设,要求各县(市)区因地制宜推进零工市场建设,尽快消除“马路市场”.同年11月20日,山东省首个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在济南成立,可为农民工提供包括职业介绍、劳动维权、子女教育等“一站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