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潍坊1月16日讯(记者 李淼 李强)昌乐二中,学校坚持“德育为首,科研领先,全面发展,全员育人”的办学指导思想,以“把每个孩子的一生变成一个成功而精彩的故事”为办学宗旨,在课程建设、课堂改革、学生德育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教育水平有了大幅提高,受到社会各界一致赞誉。
帮助每一个孩子发现自己 成就自己
昌乐二中执行校长张申告诉齐鲁网记者,昌乐二中和传统教育的学校不同,从2007年开始,昌乐二中实行的是“271”教育。
所谓“271”教育,就是课堂上20%的时间属于老师,70%的时间给学生,10%的时间当堂总结;学生成绩方面,20%特别优秀,70%优秀,10%待优生;成功=20%智商+70%情商+10%行商。从开放课堂开始,努力转变育人方式。
昌乐二中教育价值观是帮助每一个孩子发现自己,成就自己。培养目标是把每一个孩子的一生变成一个成功而精彩的故事。虽然改变了教育方式,但是昌乐二中的成绩却是只升不降,学生的素质提升了,各科成绩也有很大的提高。去年重点本科850多人,比第二名多200多人。
教师:原来课本是学生的世界 现在世界是学生的课本
赵素芹是高二的历史老师,她告诉齐鲁网记者,原来学校也很优秀,高考成绩很好,老师就是为了让学生能考上好大学,为学生的高考服务。而现在,不同了,不是为了高考而是为了学生的发展。
“原来讲课就是重复课本知识,老师一直在讲,总是觉得给学生灌输的不够。刚刚改革的时候,我们很不适应,把课堂交给学生,能行吗?所以一开始的表现就是拖堂,慢慢的,经过培训改变,我们不但适应了,而且发现学生的成绩提高了。”赵素芹说。
她告诉齐鲁网记者,原来的教材是被动的传授,而现在教材是资源,是学生成长的一部分。以前课本是学生的世界,现在世界是学生的课本。
学生:感觉自己比其他学校的学生沟通能力强
李雅晴,高二七班的学生,她告诉齐鲁网记者,她现在学习的很快乐,而且感觉比其他学校的学生沟通能力强。
“我现在感觉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了,有一定的优势,其他学校的学生作业量特别大,活动少。而我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比较强,比被动接收好,沟通能力我们普遍较强。而且,我们学校的活动很多,而且都是我们学生自己策划进行的,老师只是起到一个指导作用。我喜欢这样的模式,给了自己很大的舞台。”李雅晴说。
延伸阅读:淄博加快转调创新 积极推动中国白酒名城建设东营:百里长廊转调创 升级再造新蓝黄淄博人大代表周敬才 加减乘就是转调创(图)马平昌谈济宁转调创攻坚战:做大总量 做好质量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