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开展社情民意访查。基层党组织要统筹安排,组织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和工作对象、服务对象,面对面听取意见,力争做到联系群众全覆盖、听取群众意见全覆盖。4月底前,要组织开展一次集中联系走访,认真听取群众意见,了解群众利益诉求。要及时汇总收集到的意见,认真梳理群众长期反映未得到解决的问题,属于本级党组织的问题,以会议或书面形式向全体党员通报;属于党员个人的问题,逐一向本人反馈;对反映上级党组织或需要上级党组织帮助解决的问题,要逐级上报。
4.对自身突出问题开展自查。第二批活动单位要结合工作职责,自上而下对"四风"突出问题和强化基层、保障民生的相关政策制定和落实情况,进行一次全面自查。通过自查,找准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存在的"四风"突出问题,找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找准上级关爱基层、保障民生政策落实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市、县(市、区)党委和基层党委要对各单位开展自查情况进行检查抽查。
5.党务、政务、财务集中公开。6月底前,基层党组织通过公开栏、会议通报、发放明白纸等形式,将党组织任期内主要工作、发展党员、活动开展等情况,向全体党员和群众公开。机关、事业单位可结合公开"三公"经费支出、为民服务承诺等事项进行。村、社区要公开本届任期内的重大村务特别是财务收支、债权债务、集体资产和资源管理使用等情况。党员、干部、群众有疑义的,基层党组织要及时作出解释说明;群众意见较大的,上级党组织要组织检查或审计,发现问题,依法依纪作出严肃处理。
6.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会前,上级党组织要汇总各方面掌握的情况和问题,原汁原味地向基层党组织反馈。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之间、领导班子成员与党员之间、党员与党员之间,要开展谈心交心,沟通思想、听取意见。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要撰写对照检查材料;领导班子成员、执法监管部门和窗口单位、服务行业的党员一般应撰写对照检查材料;其他党员是否撰写对照检查材料,由基层党委结合实际作出安排。基层党委领导班子、成员较多的支部委员会、执法监管部门和窗口单位、服务行业的专题民主生活会或组织生活会,可参照市、县(市、区)领导班子的有关要求召开;党支部或党小组全体党员参加的组织生活会,党组织作对照检查,党员逐一发言。会后,要采取适当方式,通报组织生活会召开情况。上级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要分别参加指导所属基层党组织的组织生活会。
7.公开承诺整改事项。基层党组织要综合各方面提出的意见建议,结合自身职责,列出整改的问题清单,由党组织书记负总责,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和全体党员分头认领;党员也要立足本职,确定具体的整改事项。整改问题和整改事项要向群众作出公开承诺,明确完成时限,接受群众监督。基层党组织、党员要根据承诺的整改事项,集中力量抓好整改,切实解决好自身存在的问题。
8.上下联动解决实际问题。各级党组织要坚持重心下移,落实关心基层、服务群众的政策,推动人、财、物向基层倾斜,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基层党组织、党员作用发挥的突出问题。实行市县乡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包案化解信访问题,及时帮助基层党组织化解一批长期难以解决的问题。县(市、区)党委要针对群众关心的环境卫生、社会治安、道路交通等突出问题,确定重点任务,开展专项整治;加大对班子软弱涣散、干群矛盾突出的重点难点村的集中整治力度,为"两委"换届工作奠定基础。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帮助村探索集体经营性收入增收路子,建立稳定的基层组织运转和基本公共服务经费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乡镇、街道和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站、点),提升服务群众的功能和水平。本着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原则,切实解决群众的基本需求,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解决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加强与群众真诚沟通,做好矛盾纠纷排解工作,让群众办事更加便利、得到更多实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