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兖州区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提高农业经营的集约化、组织化、规模化、社会化水平。
产业集群化。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拉长产业链条,壮大产业规模,打造龙头企业集群。目前全区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41家,形成了年加工转化粮食130万吨、畜禽6万吨、木材20万方的规模。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75%的农村劳动力实现了就地转移就业,工资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达到56%。
经营组织化。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积极引导合作社加快发展,今年新发展56家,目前全区共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230家,注册会员达899人(户),辐射带动农户近6万人(户),会员通过合作社生产经营获得户均纯收入较非会员高25%以上。
土地规模化。加快推进土地流转。按照“一离”(农村家庭劳动力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的土地相分离)、“二转”(土地向规模经营流转、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和规模经营主体流转)、“三引”(引进人才、引进资金、引进产业)的工作思路和统一流转合同、统一流转宣传明白纸、统一流转管理制度,统一流转规程、统一流转纠纷调解制度和统一纠纷调解程序“六统一”服务标准,积极搞好土地流转管理与服务工作,全力加快土地流转步伐。截止目前,全区土地流转总面积达到25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50%以上,整村土地流转的村数达到50个,100亩以上种粮大发展到70户,家庭农场达到20处。
服务社会化。完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立了以百名技术人员为主体,涉农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辅的全时段、全覆盖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健全了区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形成了“政府负总责、三级有机构、监管到村组、检测全覆盖”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模式,保障了全兖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加强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和推广普及,农业科技生产率不断提高,全兖州市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累计230万亩,各类高产高效种植模式面积大幅上升,建立3处标准化试验示范基地,农作物病虫害损失率小于5‰,拥有“三品”认证18个,建立“三品”基地15万亩。完善农机服务体系,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农机项目着重向农机专业合作社、村级农机服务组织、农机大户倾斜,目前,全区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到29家,村级农机服务组织68家,农机大户157家,农机总动力达到72万千瓦。
(姜培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