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济南2月7日讯 据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今日报道》报道,每当节日临近,万家灯火的场景带给人们的是温暖祥和感觉,而为了保障这一抹夜的亮色,有这样一群人,常年行走甚至攀爬在漆黑的地下隧道里,与高温、潮湿、危险相伴,目的就是为了保障大家的用电。今天的走基层我们就去认识一位地下电缆巡检工--高盛。
38岁的高盛,是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淄博供电公司的一名地下电缆巡检工,体格健壮的他挤过狭小井口进入6米深的地下后,便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对普通人来说,这时正是迎接另一个朝阳升起的清晨,高盛和他的搭档刘冰即将要面对的却是地下沉寂的黑暗。
国网山东淄博供电公司电缆巡检工高盛:“我带的装备一个是氧气瓶,再一个就是防毒面具。隧道下面的环境比较差,主要是防止一部分有害气体排不净,比如说巡检人员突然出现呼吸不畅,呼吸困难的时候,氧气瓶和防毒面具是作为应急来使用的。”
在淄博中心城区地下,有近40公里的电缆隧道,是18多万户居民的用电保障,高盛的二人组每天要对其中的5公里线路进行巡检。一米八五的个头、202斤的体重,再加上30斤重的装备,行走在1.6米高、仅容纳一人宽的隧道里,其中辛苦可想而知。
国网山东淄博供电公司电缆巡检工高盛:“下面空气比较浑浊,走上一段时间之后人喘不动气,吸点氧气之后感觉好多了。”
30多度的隧道内温,接近80%的空气湿度,在这个没有手机信号的黑暗世界里尽管相互为伴的只有彼此,但为了减少不必要的体力消耗和污浊气体的侵蚀,他们很少有工作之外的其它交流,即便如此,高盛却从未感到过孤独与寂寞。
国网山东淄博供电公司电缆巡检工高盛:“在电缆隧道里巡线的时候是带着工作任务下去,时间也比较紧张,特别是巡线的时候因为距离比较长,基本上没有时间去考虑枯燥的这个事情。”
脚下如蛛网般密布的电缆每一条都在11万伏以上,一旦出现破损或有意外情况发生,强大的电流就会危及到他们的生命。走走停停间,两人默契配合进行着电缆测温、接地电流检查等日常巡检工作,一个多小时后,他们才走完了今天第一段500米的巡检路线。
国网山东淄博供电公司电缆巡检工高盛:“你像故障抢修吧,故障点是非常难找的,一段一段的排除,一段一段的操作。”
苦累中,高盛已经是干了20年的电缆巡检工,他给我们算了这样一笔账,以每天5公里的巡检长度计算,20年来,他在漆黑的地下已经走过了近两万公里的路程。
尽管是个有着20年巡线经验的老师傅,但每次下井,高盛还是会心怀几分忐忑,期盼一切情况正常。可就在今天第二次下井巡检时,高盛发现,一处电缆接口的保护装置脱落,就在一年前,同样的故障引发电缆爆燃,当时隧道内浓烟四起的场景让高盛至今记忆犹新。
国网山东淄博供电公司电缆巡检工高盛:“四周全是烟雾,眼睛呢当时熏得就挣不开了,喉咙呢,就试着明显的呼吸很困难,当时那种感觉就很恐惧,然后我和我同事就调回头来往回走,一直跑到井口赶紧爬出来。”
这次死里逃生的经历,让高盛在每次安装电缆接口防爆盒时都会加倍小心,也相对耗时,而身后还有很长一段隧道等待着他去巡检。老城区地下管网复杂、地形曲折,他得连续地攀爬陡坡,跨越障碍。晚上7点,汗流浃背的高盛才走出这段巡检线路。从黑暗走进黑夜,回家的路上,浅浅的笑容始终挂在他的脸上。
国网山东淄博供电公司电缆巡检工高盛:“一上来之后,我就感觉特别轻松。因为这次不管巡检的路程长短,对我来说就像完成了一次探险和一次挑战,而且,我们所要面临的危险、恐惧,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能体会,这就是我们的乐趣,让我特别有满足感。”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新闻 > 山东新闻 > 记者探访淄博地下巡检工:每次下井都心怀忐忑
记者探访淄博地下巡检工:每次下井都心怀忐忑
时间:2014-02-07 12:37来源:未知 www.yunhepan.com
上一篇:济南市民新春献爱心 初一到初五505人次献血19万毫升
下一篇:青岛马年楼市恐马力不足 住宅成交量连续下跌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全网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