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青岛知名专家门诊费调为每人每次100元 市民称有点贵

时间:2014-09-16 12:45来源:未知 www.yunhepan.com

  齐鲁网济南9月16日讯(青岛台记者王振 闫莉华)青岛市物价局、卫计委、财政局日前联合下发通知,从昨天(15号)开始,青岛市六家医院知名专家的门诊诊查费每人每次调整为100元,而此前这个价格仅为9元。新标准实施第一天,各试点医院执行了吗?

  据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山东新闻》报道,根据通知,青岛本次收费调整涉及100名知名专家,门诊诊疗费上涨为每人次100元。每位专家每周开展门诊服务时间不超过二次,每次半天,每次不超过15个号。

  记者采访了解到,青岛眼科医院两位知名专家的诊查费在几年前就已经单独调整到每人次100元了。

  医院工作人员郭振:“董教授作为一个知名专家,他的患者来源一直来自全国各地,所以他基本上的号是供不应求的。”

  虽然通知要求各试点医院开始执行新价格标准,但记者采访发现,除眼科医院外,青岛其他5家试点医院的知名专家门诊费都还没有调整。

  现在,很多市民不管大病小病,去医院问诊都喜欢挂专家号,图个放心。但却往往造成部分医疗资源浪费。早在几年前,北京、上海等一些医院已经划分了普通号、主任医师号、知名专家号,按照不同类别收取不同诊查费。青岛本次执行新标准,主要目的是为了合理分流患者,充分发挥专家的专业优势。对于知名专家诊查费的调整,一些市民表示可以理解。

  不过,记者采访发现,大多数市民不赞成本次调价。在青岛本地一家网站所作的调查中,超过9成的网友认为每人次100元的价格偏高。

  也有人担忧,在知名专家号次数减少、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有可能会产生新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青岛某医院医生表示:“根据青岛市的文件精神,他每周只能看两次,每次15个号,只能看30名患者。总体来说知名专家的号量是减少的,一般的患者来挂知名专家的号难度相应来说会加大一些。”

  对此,特约评论员邓相超认为,青岛专家门诊诊查费涨幅过大,通过价格杠杆分流患者并非良药。

  邓相超称:“像青岛这种情况,专家挂号费由原来的9元提高到100元,它大概不符合我们国家在推进改革的过程当中要稳进这个基本精神,我希望涨的话幅度稍微小一点。第二点,不知道这种情况有没有走听证的程序,如果不走听证的程序这样定价的话显然是违法的。另外,专家限定看的人数呢,一天只能看15个,一个病号从外地到青岛市一个医院看病,他不可能考虑挂号费的,他照样挂专家号。所以这一点到底能不能达到青岛政府职能部门的目的,就值得考虑。”

延伸阅读:东营市17家二级公立医院节假日也能挂上专家号青岛百元专家号还得再等等 6家试点医院只有1家实行山东二级以上医院本月起设夜间门诊 专家号全部放开淄博多家医院特色门诊主打便民 节假日也能预约专家号6月起山东二级以上医院专家号全开放 禁熟人加塞2014马上有子:山东红十字会医院春节期间可预约专家号6分钟儿科专家号被抢光 医院感冒发烧患儿扎堆
    

相关阅读
  • 山东110接无效报警超半数 市民因家中有壁虎报警求助
  • 长岛产妇大出血性命攸关 发微信后市民全城救援
  • 济南市委书记王文涛:全体市民是建设现代泉城的主人翁
  • 平度利群现河名邸疑违规交房 业主拒收称问题不止这一个
  • 济南市民家中暖气不热 热电公司3种温度计测出3个温度
  • 青岛:新房开关插座仅1米高 开发商故意隐瞒称正常建设
  • 临沭县8日凌晨发生3.1级地震 专家称近期不会有大地震
  • 山航航班紧急备降:乘客称被某组织绑了炸弹 有吸毒史

    • 上一篇:泰安警方集中打击传销 查处53处窝点159名传销人员
      下一篇:“齐鲁货物快运”四条环线辐射山东全境 24小时通达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