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网7月29日讯 (YMG记者徐睿)连续的高温闷热天气,让很多市民懒得出门购物、吃饭,就连水电费也希望能有人代劳。炎炎夏日,“宅经济”的迅速升温,让餐馆、快递公司以及部分专门提供跑腿服务的个人看到了商机。在经济学专家看来,“宅经济”对很多产业的发展都能起到促动作用,但在质量、食品安全以及消费者人身安全等方面,还存在着亟待提高、规范的地方。
天虽热足不出户即可消费
持续了一个多星期的高温天气,让许多不必上班的市民找到了不用出门的理由。“宅”在家里动动手指,购物、办事,一切都只靠鼠标和电话就可完成,这几乎成为了暑期一道独特的风景。
“天太热了,中午出去走一趟都要中暑,幸好可以上网,点几下鼠标、再打个电话,午饭问题就解决了”,家住开源社区的初中学生小刘放假在家,父母这几天都忙着加班,管不了他,小刘只有自己管自己了。他在网上搜到了肯德基的订餐电话,一个电话打过去,过了不长时间,送餐工便把一份热气腾腾的牛肉饭送到了家。
快递、物流公司这几天的业务也非常忙。记者咨询了圆通、韵达、顺丰等快递公司,据部分快递工作人员介绍,入夏以来需要投递的快件数量倍增,主要是夏装、防晒霜、太阳伞、凉鞋以及小风扇等消夏降温类商品。
记者接触了一位“跑腿族”王凯,他告诉记者,在芝罘区中心区跑腿,一次收费10元,到郊区收费20元,如果去莱山、开发区则是30元。当然,一切交通费都要由雇主承担。
部分商家重效益轻服务
暑天的到来在催火宅经济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部分商家或服务的提供者,在应对宅经济带来的火爆景象时,显然准备不足。由此,产生的纠纷也不在少数。
日前,家住幸国里小区的吴先生就拨打96110反映了这个问题。记者了解到,吴先生上个星期在网上给妻子订了一套夏装,跟快递员说好7月24日中午11点到12点之间送货,谁知快递员直到下午四点才给送来。吴先生却认为,快递员送货延迟,完全是因为偷懒想等凉快了再出发。
和快递延迟一样,有不少消费者向工商部门反映,饭菜送到家里已经不热乎了,怀疑送餐工人偷懒。这个问题由于很难取证,工商部门建议,双方还是以协商为主。
跑腿服务同样问题多多。12315工作人员介绍,跑腿服务最大的问题就是服务质量难以量化。比方说代人买菜,买回来的菜雇主却不满意,觉得不新鲜;代人买票,买来的座位太靠后;很多情况都是属于说不清道不明的。更有甚者,部分“跑腿”者还携款溜之大吉……
诚信经营才是发展动力
“无论是网购热潮、送餐服务还是代人跑腿,都是‘宅经济’的直接体现,它是社会分工精细化、服务业多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我们应该欢迎这种新的消费形式的出现。”鲁东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刘良忠介绍,“宅经济”对于很多行业都能起到不小的促动作用。事实上,快递、物流、家电、餐饮、娱乐等多个行业,只要经营者做到守法经营,诚信经营,在这个夏天赚得盆满钵满并不是一件太难的事儿。更重要的是,“宅经济”火爆客观上还拉动了就业。
“宅经济”发展并非一帆风顺。食品安全受质疑、服务质量不达标、消费者维权太难……怎样在抓住商机的同时让消费者满意?目前来看,诚信经营是治本之策,也值得每一位商家深思。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81695000,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