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济宁市各地、各有关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升年、显效年”的总要求,以全民创业为抓手,以中小企业扩量升级为着力点,以民营经济跨越发展为目标,在保证速度的同时,着力抓好发展质量的提升,全力打造民营经济升级版。
营造好创业创新的浓厚氛围。继续把全民创业摆在突出位置,筛选一批创业创新典型。加大宣传力度,设立“济宁民营经济年度人物”奖,切实让创业者、企业家有荣誉、受尊重,持续不断地掀起创业创新热潮,在全社会形成人人争先创业创新的浓厚氛围。
实施好“成长型企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和“专、精、特、新”特色产业计划。筛选一批科技成长型企业进行政策扶持、跟踪服务,利用三到五年的时间,促其做强做大做精。引导中小微企业由当前依靠向规模膨胀要效益转向质量效率上要效益。
搭建好三个载体。切实引导中小微企业聚集发展,推进集群内龙头企业快速膨胀,拉长产业链条,分行业、分层级、分区域协同培植一批中小企业产业集群。抓好特色产业镇村和专业市场建设。依托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动员各类创业主体参与培育现代专业市场,促进市场主体集聚发展。充分利用市场化的手段打造一批创业孵化器、创业园区、中小微企业创业基地,鼓励小微企业创业基地实行低价或无偿租赁厂房等基础设施,降低创业主体的创业门槛。
突破四项服务。突破人才服务,开展“百名专家团队走进千家中小微企业巡诊活动”。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打造“民营经济大讲堂”常态化机制,选送企业家到知名高校深造培训,切实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经营素质和理念。突破融资服务,继续扎实开展“金融助推千家中小企业成长计划”。积极发挥融资服务机构的效能作用,充实对接平台中企业和金融机构数量规模。支持引导中小企业通过齐鲁产权交易中心挂牌、发行集合票据、争取上市等方式引资融资。突破品牌技术提升服务,积极引导中小微企业争标夺牌,增强市场竞争力。持续开展以“一企一技术”为重点的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活动,实施好“三百工程”。做强公共服务,将市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打造成全市中小微企业服务需求的航母平台。
打造中小微企业发展营商环境。加大中小微企业发展环境调研力度,推动各级进一步深化行政服务改革规范检查,为企业发展“松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