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吁建立健全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
齐鲁网记者了解到,在2007年左右,北大、清华、复旦等一批“211工程”、“985工程”高校,就已经开始取消公费收取学费,不过,这些高校选择通过提供充足的奖助学金来抵消学费。2009年起,中央部委所属院校所有研究生开始缴纳学费,然后争取奖学金。
记者了解到,实行新的奖助金制度以后,研究生第一年入学时的奖助金等级由入学成绩决定。推荐免试的同学基本上都能获得高于学费的奖助金,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同学中的成绩优秀者,也能获得高于学费的奖助金,其他的同学则能获得相应的较低等级的奖助金或者需要自己筹集学费。但是,第一年评定的奖助金等级并不会适用于第二年。
国家取消公费研究生的初衷是为打破研究生收费“计划内和计划外”的双轨制,用奖学金制度代替一考定终身的公费或自费的评定。高额的奖学金也会使一部分学子相当于享受了公费待遇。
然而,对于已成定局的研究生收费问题,网友所关注的焦点也从最初的“该收不该收”转变成如今的“如何完善奖助学金”的问题。事实上,并非所有人都能够获得高额奖学金,一些出身寒门又渴望求知的学子也许会因对政策的“恐惧”望而却步。
“一些实力雄厚的名牌大学能用丰厚的奖学金补助研究生,一些名气不足甚至资金薄弱的学校恐因实力不济,在学子心目中的地位有所降低。偏远地区院校以及冷门专业恐怕会进一步遭到‘冷落’。”据业内人士分析,这些因素都会影响考生的选择,进而影响我国的院校平衡发展和人才结构的合理性。
对于偏远地区院校和冷门专业是否要加大奖助力度?怎样才能避免“冷门更冷”和“热门过热”的恶性循环?一系列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更值得高度关注。延伸阅读:明年研究生收费制度实行 助学贷款限额将有提高教育部:取消研究生收费双轨制 严打论文造假研究生收费政策方向已定 尚未出具体细则研究生收费属地定标准出台 硕士每年不超8000元 海南大学违规向研究生收费近500万元被没收研究生收费改革的鲇鱼效应 打破公费自费双轨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