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济宁城区将规划建设10座过街天桥,建设公共自行车服务站10所;新建垃圾转运站4座,公厕36座;对27个省运会场馆建设进行全程督导,确保场馆建设质量、安全、标准、工艺、设施全部达到省运会赛事要求;实施济安桥路升级改造、古槐路整治等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全年新建公共租赁住房4500套、新增租赁补贴600户……2014年,市住建委将围绕“五城同创”环境整治、省运场馆建设、保障性住房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城建主线,大手笔规划城市新貌,让济宁变得更加整洁卫生、舒适宜居。
“垃圾不见天”工程让城区更美
2014年,市住建委将继续强化“网格化”管理,对市直管的道路、公园、河道、桥梁等,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责任落实,加大巡查力度,实现管理全覆盖、无疏漏、无死角。开展“垃圾不见天”工程,加大环卫保洁道路机扫覆盖面和捡拾力度,对树穴、花坛、路牙石、检查井等区域积存垃圾进行彻底清理,确保无明显暴露垃圾。开展“井盖行动”、“垃圾箱治理行动”等专项整治活动,完善检查井、垃圾箱、路灯等基础设施,做到检查井安全有防护、垃圾箱密闭无暴露,确保直管道路、公园、桥梁等区域路面平整、设施完善、洁净有序、功能良好。大力实施城市绿荫行动,继续对城区道路和公园进行绿化升级,完成17条主干道绿化任务,确保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8.5%以上。
实施济安桥路、古槐路升级改造
按照2014年城建重点工程项目安排,抓好责任落实,强化督导调度,全力全速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以基础设施一体化为牵动,引导“济兖邹曲嘉”相向发展,加快空间对接。中心城区四向扩展二环线,启动西二环,向南延伸东二环(西浦路),向东延伸北二环。实施济安桥路升级改造、古槐路整治等市政道路工程建设;按照城市绿道标准,对红星路东延、济安桥路等进行绿化升级改造;着力提升城区河湖水系环境,加快洸府河景观绿化工程建设,完成老城区河道清淤截污工程。
城区规划建设10座过街天桥
2014年,我市将继续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确保全年新建公共租赁住房4500套、新增租赁补贴600户;严格落实国家、省补贴资金,妥善做好1732户渔民上岸安置工作;继续扩大城区供气供热覆盖面,进一步提升燃气普及率和集中供热率,全年完成铺设天然气管网19公里、发展天燃气用户5000户、新增供水用户2万户;努力疏解交通拥挤,城区规划建设10座过街天桥,建设公共自行车服务站10所;加大环卫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城区新建垃圾转运站4座,新建公厕36座;大力实施生活垃圾综合处理提升工程,加快推进城市餐厨废弃物处理厂建设,实施垃圾填埋场垃圾复挖项目,努力做到垃圾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
全程督导省运会场馆建设
组成专业工作组对27个省运会场馆建设进行全程督导,确保场馆建设质量、安全、标准、工艺、设施全部达到省运会赛事要求。加快飞碟射击靶场、水上运动基地场馆建设,确保按市里要求的时间节点竣工验收、交付使用。加强无障碍设施建设,完善盲道、无障碍电梯、无障碍坡道、无障碍公厕、无障碍座席等,对赛事场馆周边环境进行绿化、美化、亮化提升,完善市政、环卫等基础设施,为省运会、残运会顺利召开创造良好环境。
建成一批美丽乡村示范村
2014年,市住建委将对剩余的400多个村庄开展攻坚行动,确保上半年全面完成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同时,加快编制2015至2017年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制定完善适合我市农情的整治规范标准。全面实施美丽乡村行动,重点实施好生态提升等工程,以高速公路、铁路及国省道沿线、河湖沿岸、重点风景区、农家乐乡村旅游集中地为重点,连村成片、高标准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立健全村庄道路养护、卫生保洁、污水处理、绿化美化亮化养护等长效管理机制。以农村新型社区、镇驻地村、压煤搬迁村、文化名村等为重点,率先建成一批美丽乡村示范村,引领全市美丽乡村建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