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州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建设当做政治任务来抓,大力实施硬化、绿化、亮化、净化、美化,农村环境得到有效改善,被评为省级文明城兖州市和省级园林城兖州市。
责任包保机制。建立了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横到边、纵到底、无缝隙、全覆盖的责任包保体系。干部包保。把环境整治与大规模驻村入户活动同部署、同推动、同落实,选派3588名干部下沉到406个村,靠上督促推进工作。群众包保。各镇街、沿镇街主干道及驻地沿街商户和其他单位、居民签订“门前三包”责任状,镇村与保洁员、护林员签订目标责任书,从制度上约束村民行为,做到责任全覆盖,目标有落实。保洁员包保。制定了保洁员工作制度和卫生检查评比标准,对全兖州市所有保洁员定期检查评比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兑现补贴待遇,确保了垃圾日产、日清、日运。公司包保。按照定标、低价、显效的原则,将部分路段、社区面向社会公开招标购买卫生保洁、绿化养护与公共管理服务
资金投入机制。攻破难点抓硬化,2012年全区上下不等不靠,全面发动,全民参与,多方筹资投入1.3亿元完成222个村625公里的农村道路硬化工程,提前两年完成任务,全面实现村内通、巷内通。突出重点抓配套,坚持“群众零付费”原则,投入1000多万元为所有村庄配齐配全了保洁员、小型保洁车、大型垃圾运输车等各类环卫设施,建成下沉式垃圾收集站402个,购置大型垃圾运输车13辆、环卫保洁车582辆,配置垃圾桶3758个,配备镇村环卫队伍1058人;投入2700万元建成了日处理生活垃圾600吨的自动化生活垃圾转运站;投入470万元建成启用了6处镇级压缩式垃圾中转站,日常垃圾实现了统管统运、封闭运输,避免了运输过程中垃圾滴、洒、飞等二次污染。去年,累计清理“三堆”54573处,整治废品收购点67个,农村环境面貌明显改善。
督导考核机制。不定期开展镇街明查暗访活动,督促重点任务落实。去年以来共组织各类督查、检查20余次,并于检查结束当日将情况在新闻媒体通报,开展各类曝光、督办活动50余次。秸秆禁烧工作成效显著。按照定人、定责、定时、定位、定要求“五定”工作制,采取“疏堵结合”、“以用促禁”的方式,每年列支500万元专项资金,加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秸秆还田和综合利用率达到98%以上,全区禁烧工作多年保持了“不烧一把火、不冒一处烟、不毁一棵树、不被国家卫星遥感一次”的好成绩。四是长效保洁机制。制定出台《兖州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考核验收标准》,明确“按量定酬”、“政府花钱买垃圾”模式,实行一月一评比、半年一小结、年终总结兑现的制度,农村环卫运行经费按月核拨,户集、村收、镇运、区处理的垃圾处理机制实现全覆盖、常态化,垃圾集中处理率达到100%。
(姜培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