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镇认真贯彻全区加快发展动员大会精神,以“提升年、显效年”为总要求,以“工业园区化、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为引擎,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作风,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全力打造全省中心镇和全国重点镇。
立足顶层设计科学修订发展规划。围绕打造全省中心镇和全国重点镇,依托新的园区发展规划和中心镇建设规划,进一步拉开小城镇建设框架和主导产业布局,形成“产业相对聚集、设施功能齐全、区域特色鲜明、整体优势明显”的复合型发展新格局。进一步完善中心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各功能分区控规。加快完善现代物流、精细化工、农机制造、食品加工、化纤纺织等产业园区及镇驻地控规;大力开展“旧房、旧村、旧厂”改造和荒地、废弃地开发利用,进行迁村并点、土地整理。通过土地综合整治、增减挂钩节余的用地指标和存量用地挖潜的土地,优先保障重大项目和城镇发展建设需要。
突出产业优势壮大镇域经济。围绕精细化工、现代物流、农业机械、食品加工和化纤纺织五大主导产业,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与经济合作,确保年内新签约投资过20亿元项目1个、过10亿元项目1个、过亿元项目5个以上。围绕纳入全区重点管理的15个投资过亿元项目,集中会战、现场办公、跟踪服务,力促瀚邦胶带宽幅特种输送带、大丰年产2万套收割机配套件、大华年产6000台深松整地联合作业机、大陆机电装备制造基地二期4个在建项目早投产、早见效;天成万丰化工、兖州物流园商业文化综合体、国丰机械年产5000台生物资源收集装备、爱科大丰亚太地区研发中心、天驰工贸欧式木窗等11个新建项目早落地、早建设。扎实推进精细化工和北站物流两大产业园配套设施建设,超前做好项目需求要素筹备,保障大投入工业项目落地建设,确保香港华浩投资有限公司兖州物流园商业文化综合体项目和鲁恒医药物流项目 6月底前顺利开工建设,力争中铁商品车集散中心项目、吉泰冷链配送基地项目尽快签约落地。对32家骨干企业实行一企一法,靠上服务,培大扶强,千方百计发展特色镇域经济。
突出镇域特色建设中心镇。树立“镇当城建”的理念,突出镇域特色,高起点规划建设“中心镇”,提高要素、资源、人口聚集能力,打造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继续提升改造一批镇村基础设施,新建或改造一批涉及项目区、社区及村庄道路建设工程,重点做好中御桥北路、府前路和部分农村道路改造提升工程。进一步完善镇域主干道路内的雨水污水管网和社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结合省级中心镇和全国重点镇创建,培树10个精品亮点村。对已实施的社区新村,加快搬新、拆旧、复垦步伐。大力实施“清洁家园工程”,迅速掀起春季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活动,继续保持整治违法建筑、店外经营、乱搭乱建、乱栽乱种等的高压态势,做到 “冒头就打,动土就拆”,打造宜居优美的生态乡村。
坚持多措并举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强化农业基础支撑,高质量实施5000亩农业综合自主开发、2.5万亩小农水项目和6250亩的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进一步改善农田水利设施和村级自来水管网。大力度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依法流转,力争年内新增土地流转面积6000亩、家庭农场2个、农民合作社5个。积极实施国家农技推广、测土施肥和小麦良种补贴项目,完成小麦、玉米高产创建指标。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订单农业,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全面提高农业产业化、集约化水平。
强化综合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统筹推进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协调发展,抓好卫生院、敬老院和便民服务大厅的改造建设工程,启动中心中学教学配套用房、大安中学、大安小学、中心幼儿园和安邱府小学综合教学楼以及安邱府幼儿园建设工程。完善提升镇村文化设施,大力开展“四德”工程建设,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培育道德模范和好媳妇、好婆婆等精神文明方面的典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