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记者从全市文化工作会议上获悉,2014年济宁市将加快市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群众艺术馆、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建设将力争用3年时间建设完成。
2013年,济宁市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得到了新的提升,包括杂技城破土动工,声远舞台完成了内部升级和外部整治,7个县级图书馆达到国家二级馆以上标准。记者了解到,今年将以突破市级重大文化设施项目为重点,全面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去年,位于东方文博城的济宁杂技城开工建设,目前正在进行桩基和基坑支护的基础工程施工,以及主体工程的招投标工作。今年将继续加快推进杂技城建设,完成主体工程。”济宁市文广新局副局长王莉说。与此同时,作为全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重要项目,群众艺术馆、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的规划建设将在今年全面启动,将加快选址、征地、规划设计和招投标等各项工作,并力争年内部分工程开工。各县市区的所有文化馆、图书馆也在今年年底确保全部达到国家二级馆以上标准。
2012年济宁市完成了文化体制改革之后,不仅引进了更多的文化演出,并打造了本土原创民俗风情剧《我家就在岸上住》。今年济宁市将继续推进文化体制创新。其中将加快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在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等公益性单位全面推行聘用制和岗位责任制,引入竞争激励机制,提高服务水平。
作为已经入选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示范项目的“市民(百姓)大舞台”,今年的档次和规模会得到进一步提升,全年新增队伍1000支,组织各类演出20000场以上。同时继续开展文艺院团“千场大戏进农村”,完成全市不低于1800场的任务目标。
相关链接——
提升文博服务体系,力推特色博物馆
记者从本次会议上了解到,今年济宁市文物工作将提高重点工程带动战略,不仅结合大运河文化产业带、汶上南旺枢纽遗址公园的开发建设,研究建设运河文化长廊。同时加速推进汶上南旺枢纽、曲阜鲁故城两个遗址公园建设,并探索建立考古遗址公园的运营机制。
今年年初,济宁市两家民营博物馆获得了省文物局的审批,成为了济宁市首家行业博物馆和民办博物馆,也为济宁市诸多民间博物馆获得规范化管理开了一个好头。
济宁市文物局局长丁海燕表示,今年在公共文博服务体系方面,不仅要大力推进济宁市博物馆新馆、曲阜博物馆、泗水卞桥纪念馆、微山县博物馆、梁山博物馆、金乡县博物馆和嘉祥县博物馆的建设,而且还将推动特色博物馆发展,力争2014年全市民办博物馆、行业博物馆申报数额超过五家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