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达沃斯论坛发布的《男女地位差异报告》指出,日本的男尊女卑程度极深,在全部135个受访国中仅排在第101位,且在世界主要国家中排名垫底。报告称,企业的管理层中男性占据着绝对的多数,说明日本女性在社会中没有任何主导权利,自然也就无法为自身争取权益。另外,日本女性的政治参与率也是工业化国家中最低的。在全球190个国家中,日本排名第109位。
男性主导的现实难改变
现实中,似乎没有日本企业拿“女性经济学”当回事。
去年4月,安倍呼吁日本三大商业协会为每家企业委任至少一名女性高管制定目标。据日本首相办公室了解的情况,截至本月初,没有一家企业照做。美国西肯塔基大学社会学副教授根本久美子(音译)说,这没什么可大惊小怪,“安倍并不认真。他说的是对改善日本国际声誉有用的一套,但没有提出任何具体政策改变任何事情”。这名日本一桥大学的毕业生说:“(日本)商界由保守、年长的男人主导,他们不愿放弃自己的特权。”
女性婚后被视为“被抚养者”
关于日本女性在职场地位低下原因,世界经合组织分析指出,日本女性结婚生子后很难再从事全职工作,大多数都从事低薪资的兼职工作,此外,日本政府在税收以及福利制度方面将婚后女性划分为被抚养者,因此客观剥夺了女性的就业权利,进而增大了日本男女之间薪资差距。
日本的税制和社会保险制度设计中隐藏了更利于女性婚后回归家庭、只从事短时间劳动的“奥秘”。日本于经济高速增长时期(1960年)设立了“配偶控除”这一所得税扣除制度,即有配偶的工薪阶层,其收入的起征点计算中扣除需要抚养配偶的部分。该制度的初衷是消除工薪阶层与企业主之间的税负不公平,同时也有通过这一税制承认并评价妻子的家务劳动和“主内”之功的意图。
转机
工作人数、工资增长达新高
过去,25岁至39岁的日本女性更容易因为结婚或者生育等因素而离开工作岗位,这种情况现在似乎有所改善。据调查显示,25岁至39岁的日本女性中,参加工作者的比率达到69.8%,为历史最高水平。很多女性为了增加家庭收入而选择生育之后继续留在岗位上工作。
在工资结构方面,日本厚生劳动省调查显示,2012年全职工作的女性的平均工资较上一年增长0.5%,每月为23万3100日元,连续2年创出了新高。日本男女之间的工资差距也已缩小至历史最低水平。
女性独立意识增强
与此同时,日本女性的独立意识在不断增强。2013年,几位大阪女性结成“欧巴桑党”,以网上社团为活动起点。她们说,男人政治时代该终结了,主张女性可参与政治讨论、不必听男人指示去投票。“欧巴桑党”的十大守则说,“手脚并用兼顾一切,是很重要的”,鼓励女性别为家庭放弃事业及兴趣,“多管闲事,是很重要的”,“自己可以放低身段,但绝不看扁他人”等。文字:王璜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