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近日,漕河镇党委、政府加大文化惠民力度,推出一系列新举措,积极落实文化惠民政策,不断完善文化基础设施,着力夯实文化队伍,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努力打造文化漕河,幸福漕河,不断提升群众的文化幸福指数。
一、积极打造省一级综合文化站建设。该镇从去年开始就着手进行镇文化活动中心的室内规划建设。镇文化中心投资30余万元,建设1200平方米,严格按照省一级“七室一厅一场”的标准进行布局。图书6000余册,电脑25台,阅览桌椅30余张,游艺室内棋牌桌、乒乓球桌及各种健身器材,极大地满足群众文化健身需求。社区文化广场规划设计面积3000平方米,将进行高标准的硬化、亮化、绿化,配备篮球架、乒乓球台及各种健身器材,建设3支健身队伍(腰鼓队、花棍队、广场舞),以此来推进广场文化的发展,建设集文化、体育、休闲为一体的娱乐阵地,搭建展示我镇文化风情的平台,为全镇人民提供文化活动场所,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二、积极开展村文化大院的建设力度。年初镇党委、政府制定出创建示范性农村文化大院,把漕河、蔡桥、大厂、西厂、薛朱刘村、李村、前邴村等列入前期建设示范样板。在此基础上,鼓励各村创建村文化广场。积极为创建广场的村协调安装健身器材,指导安装照明和绿化,积极打造高标准的文化广场。在对村级年度工作考核上,提高文化工作考核分值,充分调动村干部参与文化工作的积极性。今年加大建设力度,重点建成管口、前王、后王、前谢、后谢、东厂、前曹7个村的文化广场,为群众提供休闲娱乐锻炼的好去处。
三、积极为各村打造一支文艺队伍。按照上级文化部门的安排,去年培训的26支文艺队伍,今年将对剩余的5个村进行培训,为村里购买拉杆式音箱,免费为各村培训文艺骨干。在五一前夕,全镇文化队伍实现全覆盖。准备在七一前夕,开展一次首届广场舞比赛,以此来检验文艺队伍的时效。
四、积极在文艺培训上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针对农民的文化需求,积极邀请文化馆舞蹈老师培养群众文艺骨干,有针对性地为农民提供文化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民文化需求。从最初的广场舞到今年培训的扇子舞、花棍舞等文艺节目。今年重点培训河南村的花棍舞,薛朱刘村的竹马,蔡桥村的腰鼓,大厂村的唢呐,力争每个村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
(张洪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