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鼓楼街道以创建和谐社区为抓手,以服务群众为重点,探索创新社区管理服务模式,不断提高社区建设水平,社区建设再谱新篇。
社区环境显著改善。街道狠抓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00余万元先后对长安、校场等社区进行重点改造,实施社区封闭、整修社区道路、改造社区绿化、规划公共停车位、建设健身广场、引入规范化的物业管理,社区面貌焕然一新。创新开展“美丽家园,星级创建”环境综合整治活动,投入25万元资金,动用挖土机、垃圾车等机械,先后组织480余人次清扫清运生活、建筑垃圾2500余方,清理绿化带杂草面积76000余平方米,清理乱堆乱放杂物900余方,清理非法广告600余处,粉刷墙体面积19200余平方米。对铁北东街、北关二村道路、南关街等12条小街巷实施了硬化治理,硬化面积1.4万平方米。统一购置苗木,对社区绿化带进行植绿、补绿,营造了靓丽宜居的社区环境。
社区治安平稳有序。各村居建立健全了融治保、调解、普法、帮教、巡逻“五位一体”的综治办,全面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坚持“零报告、周汇报、月汇总”制度,对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努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社区主动配合治安警务室,对出租房和流动人口进行清理、登记、建立台帐、掌握其基本情况。积极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维权意识。
社区服务水平稳步提升。街道在全区率先建成了功能齐全、设施一流的街居服务平台,建设面积达2100平米。在社区中心设立了卫生计生服务站、老年活动健身室、图书阅览室等一系列便民利民服务网点,指导社区根据居民需求拓展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内容,形成了社区居委会、物业管理、辖区单位、社区志愿者四个层面参与的社区服务体系。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依托,根据区域合理设置了若干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基本做到了居民小病不出社区、大病合理转诊。普遍开展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咨询等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通过发放宣传册、开办健康知识讲座等形式,使广大居民的健康意识大大提高。成立了一支由党员、居民志愿者为主的社区志愿服务队伍,定期为社区居民开展无偿服务,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社区文化繁荣发展。不断加强街道、社区文化阵地和文化设施建设,在社区设立图书室、阅览室、电教室、活动室,有条件的社区设立了文化广场,安装了健身器材。在奎星楼社区高标准建设了省一级标准的街道文化站。成立鼓楼街道民间艺术团,目前已有正式团员649人,带动周边群众3000余人。艺术团以分布区域广、参加会员多、活动内容实、层次品位高的特点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大显身手。以主办、承办、联办等形式,把节日文化与街道文化、社区文化、广场文化有机结合,举办了联欢会、书画展、全民健身文艺展演、电影进社区、戏曲进社区等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打造“10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形成了以社区居民为主、辖区单位广泛参与、共创社区文化的浓厚氛围。
社会保障协调发展。街道认真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掌握社区内困难家庭、下岗失业人员的生活、工作情况,建立起社区失业人员救助组织网络、信息沟通网络和帮扶服务网络。截至2013年底,辖区共有低保户1631户,3974人,月发放低保金约141.3万元;月发放优抚款10.1万元;发放大病救助金147万元;春节走访生活困难群众706户;为34名白内障患者实施了免费救治手术;为23名精神病患者办理了免费住院或服药手续;为残疾儿童、残疾学生和低保残疾家庭的93名中小学生发放了生活补贴;为837名就业困难人员解决了就业岗位,农村劳动力转移582人;为新农合累计报销门诊费25万余元、住院补偿28万余元;为9566人办理了居民养老保险;为7199名适龄妇女进行了免费“两癌”筛查;为3665名65周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了免费查体,居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和满意度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