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日从济宁市国土资源会议上获悉,今年国土资源部将对建设用地计划下达方式进行改革,由原来年度计划分三次下达改为一次性下达,在计划投放总量上进行压减。对此,济宁市将及早研究、科学应对,加强建设用地计划管控,将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重点向重大产业项目、重要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倾斜的同时,严控产能过剩行业、“两高一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用地。
探索开发低丘缓坡、荒滩 增加建设用地规模
去年,通过调整完善土地总体规划,优化发展用地布局,我市在保证惠普、尼山圣境等一大批重点项目用地需求的同时,制定出台了《节约集约用地共同责任机制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通过省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检查验收,顺利完成邹城、兖州、汶上、微山等地一批采煤塌陷地治理大项目。
今年济宁市将继续推行新增、存量指标配比下达制度,以新增撬挖潜,加大闲置低效用地的清理整顿再利用,抓好低效土地的“二次开发”。推进和完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抓好已批项目的组织实施和新项目的策划申报。探索开展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地开发,推行建设用地供应市级备案审查制度,严控用地定额标准,全面提升投资强度和容积率。推行不饱和供地制度,按照项目建设时序分期供地,开展城市和各类园区集约用地评价、更新与考核。
建立基本农田数据库 确保耕地占补平衡
据了解,今年国家和省里要对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进行中期考核,为此,我市将进一步强化耕地保护各项措施,完善耕地保护网络体系,建立基本农田数据库,探索建立耕地保护激励补偿机制,强化耕地保护责任的检查与考核,研究制定《耕地破坏鉴定暂行办法》,开展耕地质量等级评定,做好耕地占补平衡和基本农田管护。探索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相关规划的有机融合,科学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明确城市建设用地开发边界和耕地保护红线。
与此同时,建立市级项目和新增耕地指标储备库,确保耕地占补平衡。规范采煤塌陷地治理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指导各县市区探索建立采煤塌陷地补偿、承包经营权流转等制度,积极申报国家级塌陷地治理重大工程,适时启动部、省采煤塌陷地研究中心和实验基地建设,深入研究引黄充填、生态治理、环南四湖清淤充填治理技术。
杜绝工业用地零地价 探索土地储备融资新路
在土地资产运营方面,我市将进一步扩大土地有偿使用范围,加强划拨土地价格政策研究,规范存量划拨用地管理,建立健全划拨土地价格体系。完善土地租赁、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建立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的工业用地制度。加快建立有效调节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合理比价机制,提高工业用地价格,杜绝工业用地零地价。
引导和规范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建立统一的城乡建设用地市场。制定出台《市区土地资产运营管理办法》,建立可供储备地块数据库,科学编制土地收储计划,推进城区工业企业“退城进园”,实现政府对重点区域土地的超前储备,全面构建“统一规划、分期收储、融资配套、成片开发”的土地资产运作机制。
此外,还将加强与政府融资平台、金融企业的合作,探索土地储备融资新路子,大幅提升土地储备融资能力。以大地块为重点,开展建设用地开发利用情况专项清理检查,积极探索建设用地开竣工申报、核验的有效途径,建立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开发利用诚信档案和信息共享制度,健全完善开发企业诚信档案信息共享机制。
开展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建设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
另外,我市还将开展第三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以沙、石、粘土等矿种为重点,开展矿产资源秩序整顿,严格矿产开发保护年检和“三率”指标管理制度,申报矿产开发“以奖代补”“示范工程”“绿色矿山”项目。继续深化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依法科学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和矿业权价款。积极推广遥感监测、采矿三维动态监管和实时监控等科技管矿手段,加快建设矿产勘查市场运作和矿业权储备机制,引导市属企业积极参与矿产勘查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