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美术学院副院长刘晓静
)在3月5日下午山东代表团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山东艺术学院副院长刘晓静坦言,中国作为文化遗产丰富的国家,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的文化软实力却是有限的。她建议包括山东在内的东部经济发达的沿海省份,应该在现代文化强国的建设中做表率,为国家的文化繁荣与民族强盛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刘晓静表示,目前中国经济总量世界第二,但是文化力却与经济大国的地位不相匹配。目前世界文化市场份额中,美国、欧盟占绝对优势,在亚太地区所占份额中,中国也落后于日本、韩国,中国与世界文化交流和文化产品贸易的逆差有数倍之大。她认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不仅是我国文化建设的战略重点,建设和谐世界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前提。
增强文化软实力,地方上需要主动担承。“我国部分省份经济总量也已经超过了部分发达过去,经济上富可敌国了,文化上也旗鼓相当了吗”?刘晓静尖锐的指出,现实中这些省份对文化的贡献与经济规模是不相匹配的。她建议经济大省率先垂范,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支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山东历史底蕴深厚,文化优势突出,现实条件优越,理应具有更强的文化自觉和文化担当意识。要走在全国前面!”刘晓静这样表示。
刘晓静认为,要进一步促进文化发展,增强文化软实力,首先应当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她表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思想道德建设,她建议以解决道德领域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发挥道德榜样的引领和示范区的带动作用,抓好“四德工程”等建设,改进和创新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和推进机制,推动思想道德建设务实发展。
同时刘晓静建议继续大力推进体制改革,处理好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欧美及亚洲邻国日本、韩国,他们的做法是把国家战略与市场运作紧密结合,值得我们借鉴”,她表示,如今不少文化企业还不熟悉市场,甚至惧怕市场,这种状况要尽快改变。
此外刘晓静还提出要建设儒家文明传承创新区,把文化品牌建设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着力打造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地域特色鲜明的文化品牌,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文化实力和竞争力。山东省曲阜及周边地区作为鲁国故城、圣人之乡,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她建议在合理布局地方特色文化区的基础上,充分发掘孔子文化、儒家文化、民俗文化、民间艺术、传统礼仪等资源,创建形成儒家文化示范体验区和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使其成为国家的文化名牌。在创建过程中,注重提高参与度,把文化传播力作为一个重要指标,使海内外都感受到齐鲁文化的魅力,实现真正推动儒家文化的传承、展示、体验、发展和创新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