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当前,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逐步开展,贯彻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酒仙桥街道完善规章、明确责任、创新方法、细处着手,坚决打赢作风建设“攻坚战”,为实现跨越发展加足马力。
建章立制为转作风保驾护航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的建立,是各项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严格制度设计,就是对干部作风问题“零容忍”,切实做到转作风面前“不讲人情味”。
今年以来,酒仙桥街道党工委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视察山东、视察济宁讲话精神,严守中央“八项规定”,坚决执行兖州区“十条禁令”、“七个一律”、“八项不准”等纪律要求,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编纂修订了《酒仙桥街道机关规章制度》,将学习制度、请销假制度、公务接待、公车使用、发票报销、印鉴使用等关系党风政风的所有重大事项囊括在内,规范到每一个细节,为一系列工作划上“硬杠杠”,为领导干部用权戴上“紧箍咒”,使所有党员干部用好权、担好责,用公平、公正、公开的理念推动工作开展,真正让组织放心,让群众满意。
便民服务大厅让良好作风“看得见、摸得着”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点一滴总关情”,群众满意度始终是衡量党和政府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尺。酒仙桥街道党工委坚持从细处着眼、小处着手,将关切群众利益的每一件小事都做到位,做到群众的心坎里。
2013年12月1日,一个让辖区干部群众无比喜悦的日子——酒仙桥街道便民服务大厅正式投入使用。坚持“便民、利民、为民、惠民”的宗旨,服务大厅设立有关“三农”、民生的所有业务,包括劳动就业、新农合、新农保、残联、民政、老龄、农经等服务窗口,合力打造“一口式受理、一站式服务、一条龙办理“的综合高效服务平台。所有工作人员上岗前都签下了《承诺书》,坚决贯彻“五个不让”原则,做到“不让差错在我这里发生”、“不让事情在我这里延误”、“不让单位形象在我这里受到影响”、“不让来办事的群众在我这里受到冷落”、“不让不廉行为在我这里发生”。“热情、高效、细致、耐心”是来办事的群众给予大厅工作人员的评价。截止目前,便民服务大厅累计服务居民700余人次,办理事项1000余件,办结率达到98%以上,群众满意度100%。
驻村工作证、民情记录本,贯通干群关系“最后一公里”
基层工作纷繁复杂,同老百姓打交道,仅仅指望在上班时间看看材料、打打电话、办办证件就能做好工作是不现实的。许多时候,做好群众工作,功夫在八小时之外。为确保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常态化、持久化,切实贯通干群关系“最后一公里”,酒仙桥街道专门为每一位工作人员配发了“驻村工作证”、“民情记录本”,将八小时之外的工作做到位。
小小的驻村工作证,发挥着联系服务群众的大作用。“小李,我记一下你的电话号码,以后咨询事儿就找你了”,一次进村入户走访时,东关村村民孔大姐拿着挂在我脖子上的工作证边说边抄下电话号码。工作证的正面上方是本人的照片,下方是个人信息,包括姓名、电话、职务。工作证的背面明确了驻村工作人员的“七大任务”,即协助村居搞好组织建设、文化建设、环境卫生、计划生育、信访维稳、集体经济发展及其他关系稳定和谐的事件。驻村工作证公开工作人员信息,明确了包村任务,方便了群众在“工作八小时之外”联系驻村工作人员,及时解决有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