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核心就是“让企业看市场的脸色办事”,企业必须“贴着地皮跑”,以消费者为根,靠市场说话。2013年,在行业增速大幅放缓的背景下,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青岛啤酒保持了啤酒销量的快速增长。1-9 月在中国啤酒行业增长3.94%的背景下,青岛啤酒同比增长 11%;净利润同比增长28.7%。A股和H股双创20年历史新高,被誉为“价值投资的典范”。
“企业进步的每一点,都是靠一瓶瓶青岛啤酒卖出去的,靠的是企业本身的产品、质量、研发、品牌、服务、销售等综合能力的系统发力。在这个过程中,任何企业依靠不了体制内的资源,只能靠市场公平的竞争。中国企业要想参与全球竞争,更需要提升自身能力,增强市场的驾驭能力,因此,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将推动企业按照市场化要求实施资源配置,从体制上激发了企业内在的活力和竞争力。”孙明波说。
不做家长当股东
管好资本,简政放权做“减法”
孙明波认为:“对国企的分类管理势在必行。竞争性国企的核心目标就是为股东创造价值,其市场化程度应高于非竞争性国企。”因此,政府从这类企业的微观运营中脱身出来,真正做到监管不缺位、不错位、不越位,让以市场为导向的国企“轻装上阵”,是提高企业运营效率、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途径之一。
“管资本,切实落实企业自主经营权,政府就要不做家长当股东,按照《公司法》规定,落实出资人权利义务,享受投资收益,批准重大企业组织结构和政策改变等,并在股东大会上行使权力。国企、民企、外企所有企业,无论什么体制都要在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实行公平竞争,混合所有制企业应实行市场机制与市场接轨,用业绩说话,靠市场选择。”从管人管事到管资本,青岛市政府对国有企业“掌控度”把握的很到位。企业的事情就交给企业,市场的事情就交给市场,政府为企业创造了公平竞争、开放创新的环境,对国有企业行使股东权利。
“目前我们有60多家啤酒企业、全球30多家营销公司,感受到各级政府在逐步简化办事流程,减少审批环节、缩短办理时限。让企业在充分的市场竞争中展现实力。”
以品牌为“抓手”
做强中国经济,苦练内功做“乘法”
纵观全球经济,经济强国必是品牌大国。因此,在全球竞争时代,中国企业要参与全球化的资源配置和市场竞争,没有具有竞争力的自主品牌是行不通的。
孙明波认为,中国要由经济大国转变为实质的经济强国,改变“制造大国、品牌小国”的尴尬处境,企业就必须回归基本面“练好内功”。“企业回归到本质的产品、品牌、服务上去,因为这些都是依靠市场化的竞争机制锻造出来的。
而企业“练好内功”必须有一个“抓手”,那就是放弃低成本大规模的生产模式,实施产业升级,实施品牌战略,提高品牌溢价能力。依靠品牌驱动企业转型推动从经济大国到经济强国的转变。
品牌是经济转型的内在驱动力,也是全球的通用语言。不论是英国球迷们畅饮青啤,来庆祝自己支持的球队获胜;还是美国年轻人将“青岛纯生”作为纹身来表达自己对东方文化的喜爱……遍布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青岛啤酒,是国际市场上最具知名度和出口量最多的中国啤酒品牌,其用中国品牌代言中国梦,具有别样的价值和意义。
创新是企业的“活力马达”
转型升级,除旧创新做“除法”
改革的活力除了来自机制的内在动力外,创新则是其推动力。因此, 实施“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发展战略正当其时。孙明波对于创新的理解是:所有的企业都在进行一场与时间“赛跑”的马拉松,只有创新才能为企业装上“活力马达”。“不墨守成规的企业才能突破组织的自然生命周期,保持青春活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