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济宁的乡村文明行动进行的怎么样了?昨日,记者从市文明委了解到,去年12月底,省文明办委托省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对全省133个县(市、区,不含5个纯城市区)城乡环卫一体化农村群众满意度进行了电话抽样调查,抽样结果显示济宁市综合得分位居17市第5名;全市农村保洁员拥有率为89%,位居17市第1名。
结果:1200名农村群众接受电话访问
济宁综合得分居17市第5名
此次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是否有保洁员、能否保证村内环境卫生整治、村里是否有垃圾箱(或大型垃圾池、垃圾收集车)、倾倒垃圾是否方便、村里垃圾能否及时清运、对村里垃圾处理是否满意。
我市12个县(市、区,含原市中区)共有1200名农村群众接受了电话访问。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济宁市综合得分位居17市第5名;全市农村保洁员拥有率为89%,位居17市第1名;垃圾箱或其它垃圾收集装置拥有率为88%,位居17市第7名;村内垃圾清运达标率为83.5%,位居17市第6名;农村垃圾处理的整体满意度为86.5%,位居17市第6名。抽样查结果基本反映了我市城乡环卫一体化的成绩。但是从调查数据分析,我市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县(市、区)之间差距较大,推进很不平衡,调查成绩位列前茅的农村垃圾处理覆盖率达到90%以上,有的县覆盖率只有55%左右,很多村的环境面貌没有得到明显改观;有的地方工作长效机制不健全,重建设轻管理,有保洁员但清扫不及时,有垃圾箱但倾倒不方便、清运不及时等。
行动:今明两年内农村中青年妇女将培训一遍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 今年是推进乡村文明行动的关键一年。为推动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下半年省文明办将再组织一次大范围的城乡环卫一体化农村群众满意度电话调查,调查结果作为评选省级文明县(市、区)、全省乡村文明行动先进县(市、区)的重要指标。
今年年,全市所有乡镇(街道)、村(居)要建成配齐生活垃圾收集转运设施设备,建立环卫队伍,完善"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建立健全农村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开展农村存量垃圾集中治理,基本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2015年底前,进一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全市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改善。
同时,开展"新农村新生活"培训,通过在全市农村开展大规模培训,引导农民群众树立"自己家园自己建"的观念,积极培育、大力倡导勤勉、诚信、友爱、互助的乡村文化精神,推动乡村生活方式深刻变革,两年内把农村中青年妇女培训一遍,每个乡镇(街道)每年培训不少于5期,每期不少于80人规模。
另外,我市还将深入推进"百镇千村"建设示范工程。突出地域文化特色,注重保护文化自然景观,提升文化特色乡镇的内涵品位;深化"文明示范户"创建活动。年内计划创建各类文明示范户2万户,力争打造成我市乡村文明行动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