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近年来,大安镇始终把“改善民生、实惠群众”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高度重视民生事业发展,持续加大民生建设投入,社会服务领域得到快速全面提升,有力促进了镇域经济稳健运行、社会和谐发展。
做“深”文明创建。扎实开展“四德工程”建设,镇机关干部、各村村民个人责任状签订率均达到100%;53个行政村全部设立善行义举四德榜,覆盖率和上榜率均达到100%;打造镇中心社区、安庙村、东垛村等十几个典型示范村,以及益海嘉里、瀚邦胶带、白象食品等典型示范企业,形成了典型带动、全面推进建设热潮。完成省、市、区文明单位、文明村复查和申报工作,建成4个省、市文明村,1个市文明单位;筛选申报3个市文明村、2个市文明单位;建成20个区文明村、20个区文明单位,筛选申报6个区文明村、1个区文明单位,实现省、市、区文明村、文明单位数量和质量“双提升”。规范化建设了镇级综合文化站点1处、百姓大舞台5个,村村建起了文化大院和文艺队伍。
做“实”社会保障。扎实推进便民服务大厅改造工程,积极筹建敬老院和镇中心卫生院;健全完善居民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对残疾人、老年人、低保户、优抚对象等群体的扶持力度,按时足额发放养老金、低保金、优抚金等社保资金。2013年,共办理农村低保806户、1676人,城市低保56户、100人;对623户、1224人进行了救助,为3户困难户申请了大病救助,解决救助款1万余元,对7户危房进行了改造;为92名优抚对象进行免费查体,累计发放优待金50.8万元;在“情暖万家”活动中,为45户困难群众、2名无人抚养儿童、19户独居老人申请了救助。
做“强”就业措施。充分利用镇域企业数量多、用工人数大条件,依托便民服务大厅的载体平台,及时发布企业用工信息、产品信息,以及各类种养殖技术信息;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农村服务业,尤其是就业率高的各类企业;严格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大力发展个体经济,推进农民就业多元化。培植企业设立创业就业培训基地,开展特色培训和对口培训,采取就业指导、技能培训、推荐上岗等方式,既缓解企业用工荒,又提高农民就业率。2013年新增就业1256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1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1033人。
做“优”教育教学。实施了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规划调整,在建成中心中学、大安中学食堂餐厅和5000平方米的学生公寓的基础上,新建的镇中心小学,已正式投入使用;改建完成了大安幼儿园和东葛幼儿园,镇中心幼儿园和安邱府小学新建工程正在规划实施中,教育教学条件得到改善提升;健全教师综合评价考核体系,积极推行教育教学岗位责任目标述职评议、工作点评、民主考核等制度,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做“细”计生服务。通过张贴宣传栏、悬挂标语横幅、播放广播、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提高群众对计划生育政策的知晓率;按照常规随访与重点随访相结合的办法,积极做好对新婚、怀孕、生育、手术人员,尤其是下岗职工、离婚再婚人员、双女户人员等特殊人群的上门入户随访工作,提供优质技术服务;组织专人帮扶计生家庭创业致富,在劳动就业、市场信息、小额贷款、低保申请、困难补助等方面给予照顾,及时解决生产、生活困难;认真落实省、市、区各种计生奖励政策,确保独生子女保健费、农村符合政策对象的奖励扶助资金等按时足额发放到户。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