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有情怀的文化人
谈到书与读者的互动,苏海坡先生幽默地说,这是一种比恋爱还要微妙的关系:“喜欢读书的人,不会听别人瞎吆喝,追风,从众,人云亦云。他们都有自己的判断力,自己强烈的个人喜好,这是书业不同服装业的显明之处:读者是知性的,有着层次不同的阅读心理,相对稳定的阅读需求。”
做出版是文化传播,也是文化传承甚至积淀。因此,讲究经济效益,也讲究文化担当—只要能活下去,少挣点钱是可以的,何必在意。这应当成为出版人的情怀、尊严和社会良心;否则,离开这个微利行业,转行卖猪肉得了。苏海坡说,他喜欢出版行业,所以弃官卖书;他喜欢文化,所以执着于高品位通俗读物的出版。他出版《尘埃历尽—中国珍贵文物蒙难纪实》、《禅是一支花》、“战争文化丛书”《将军与战场》《光荣与耻辱》《红与白的较量》……诸多图书,有的发行三四万,有的被报纸连载,甚至36集电视剧《手机》里陈道明先生拿他主编的书做了道具,被《出版广角》杂志作为图书广告植入电视剧研究。当记者获赠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题签的《梨园幽韵》一书时,打眼看去,朴素、淡雅、庄重的设计,潇洒、俊美的笔墨,确实让记者有不俗之感。
说到工作时的情况,他说,经过半年的运作,他依然在文化、学术的天地摸爬滚打,除了打理山东美协副主席、山东工艺美院教授李学明先生的《悠悠吾心—2014年李学明人物画展作品集》、潍坊学院侯桂运教授的《逻辑的故事》等十五六本书之外,主要精力在于大型图书项目的运作。《老照片》是山东画报出版社的知名品牌,长期未开发衍生产品,苏海坡工作室一成立,立即上马《老照片:近现代名伶传奇》—60辑,是过去山东画报出版社年产市场图书品种的一半甚至以上—无疑会进一步壮大山东画报出版社的出版规模,进一步擦亮《老照片》的知名品牌。
工作室是个人投资,风险巨大。为了筹集出版资金,苏海坡将一套房子挂牌出售,有人问他这样的出版之路能坚持多久,他答道:20年!但是,做好了2年后失败的心理准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