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云飞 张美荣
“这些都是俺应该做的,没想到村里给公布了出来,还要把照片贴到村里的大红榜上!”3月9日,在小孟镇沙窝村村委大院里,刚刚“榜上有名”的“好婆婆”的孙言娥笑着说,言语间有点不好意思。
当上“好婆婆”,缘于兖州“四德工程”活动的深入开展。
从去年开始,我区针对农村在赡养父母、邻里关系、环境卫生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各镇街开展了“善行义举”四德榜活动,倡导“道德自己讲,民风自己管”,引导干部群众坚持从身边小事做起,弘扬尊老爱幼、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传统美德,让“四德”新风吹进家家户户。
“现在这些人都成了村里的大名人,对老人很孝顺,家庭和睦,这事儿大家都心知肚明。”参与评议的村民邱艾胜说,对于评选出来的“好媳妇”、“好婆婆”,很多村民竖起了大拇指。
“上‘红榜’光荣,大家向他学习;没上红榜的,心里私底下也有个比较,到底差在哪里。”区文明办负责人介绍,为使活动有抓手,兖州不断拓宽“四德”工程的活动载体,开展“兖州好人”、婆媳互夸、孝德之星、十佳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评选等活动,深入挖掘好人好事,大力倡树先进典型,有效避免了活动蜻蜓点水、浅尝辄止等不良倾向。
“谁上红榜,村民自己说了算。”沙窝村村支书仇汉东说,在开展评选活动过程中,该村秉承公平公正的原则,由村里的老党员、老干部以及德高望重的村民组成评议小组,逐家逐户摸底调查,详细记录村内老人的生活状况,从子女对老人的生活保障、精神慰藉、敬业回报等多个方面收集详实数据,掌握第一手资料,过程公正、客观、实事求是,然后在村务公开栏进行张榜公示,接受群众的监督。“只有让群众充分参与进来,‘四德’建设才能真正收到实效。”区文明办有关负责人说。
自开展“四德”工程活动以来,兖州结合自身实际,不断健全完善各种制度,先后制定了《“四德”工程建设评价标准》、《“好媳妇”、“好婆婆”评选方案》、《村规民约》等一系列制度,在全区所有村居设置了善行义举四德榜,对道德模范、典型事迹、赡养承诺等方面进行公示,村居所有老人全部上榜公示,上榜人口达到了总人口的50%以上,“四德”理念深入人心。
在抓好农村孝德建设的同时,兖州还成立党员服务队,开展“擦亮服务窗口”活动,举办演讲比赛,开设道德讲堂、开展诚信经营承诺……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在全社会弘扬了新风正气,处处传递道德正能量,形成了共同推进“四德”工程、合力打造“文明兖州”的良好风尚。截止目前,该区共评选出“好婆婆”60人、“好媳妇”62人、评选表彰“文明示范户”90752户,占全区农户总数的85%,培育文明信用村232个、文明信用户961家。先后涌现出十几年精心照顾三位老人的赵新林,义务传播健康知识的“微博医生”郭纪军,忍痛捐献爱女遗体的霍红旗-叶培欣夫妇,心系群众敬业奉献的杨怀臣,化身蜘蛛侠英勇救人的胡跃华等一批群众身边的道德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