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姜斌 以入驻创业创新型公司居多的济宁高新区创意大厦,五楼,济宁尚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临门的10平方迎宾墙上,贴满了李锡润近5年来的影视足迹,北京、福建、河北……
满满一墙的影像是一种记录,其留住了时光,也承载了“80”后创业者李锡润的徒手开疆扩土路。
技术男的惆怅
2004年毕业于湖北宜昌影视编导专业的李锡润是一个典型的技术型“种子”。宜昌电视台、任城电视台、济宁电视台等专业平台的历练,让他的影视技术日臻精专与娴熟。
正式单位、事业编制,想必是每一个寒窗苦读莘莘学子的最初就业归宿。李锡润也不例外。但,世间之事常常事与愿违,微薄的收入、暗淡的前程让其一度惆怅迷茫。
2010年,27岁的李锡润迎来了人生的一大喜事,他结婚了。三十而立,成家立业。家已成,业何在?暗藏在李锡润心底六年之久的迷惑,已积拥太多。他决定迈出一步,改变自己原有的职业规划,出来创业,给家庭和自己的未来问个前程,求个交代。
搬家再搬家
创业当然不比朝九晚五上班稳定安逸,每月没有固定收入,公司所有开支还要自己承担支付。“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只能从接拍婚礼,承接一些小的活动做起。”由于启动资金少,李锡润创业之初只能选择在家办公。
立业先成“形”,在外没有办公地点始终是不行的。打拼几个月,李锡润决定在外置办一间办公场地。而,最初的居所只有小小的12平米,只能摆放一套办公用具。
这两年,经过艰辛的努力付出,李锡润除了忙着公司业务外,还在忙于一件事,搬家。“12平方、20平方、60平方、170平方。”李锡润公司的规模在发展,办公面积也在扩大。诚然,四个数字面积的递增,是李锡润努力的结晶,也是公司逐年发展壮大的一个缩影。
带动乡亲创业
李锡润是个土生土长的济宁人,是任城区接庄镇出来的村里娃。这几年,李锡润创业的故事传遍了乡镇,也带起了乡镇的青年创业潮。
“李总可是我们那边的影视达人,大多数村里人都知道他的创业故事。”站在记者一旁的“尚成文化传媒”员工小李说,接庄镇很多出来创业的青年人,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受李锡润的感召而决定自主创业的。
“2014年,我们与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合作成立了大学生定点实训基地。”李锡润在带动自己乡镇青年人创业的同时,也在为济宁的摄影摄像行业尽着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其是市摄影摄像师专业委员会会长,每年都会带着会员到北京等一、二线城市,去了解、学习摄影摄像方面的前言资讯与技术。
减法与加法
时光易逝。时至今日,李锡润创业打拼已经五年了。五年一个总结,也需做个规划。
细数过去,拍过多少个片子,李锡润已无法一一去统算。但其已积累了300多家长期可供延续合作的企业,中建八局、奇虎360、福建蔚蓝集团、广发银行、交通银行、济宁万达广场、山推机械、如意集团,如此等等。
与此同时,李锡润在作品上也做出了星点成绩,公益微电影《毛毛和丫丫》获第三届中国大学生微电影节最佳电影、最佳微电影、最佳导演提名奖;微电影《我的微商女友》,2015年8月完成,目前爱奇艺已有13多万的点击量,全网点击量已近20万。
谈及未来的规划,李锡润说他正在带领自己的团队做减法,也再做加法。减的是业务范畴,“微电影、影视广告企业宣传片”将成为公司的主营业务;加的是精度,在技术和创意上,他将带领团队多加潜心学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