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宁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和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是孔、孟、颜、曾、子思五大圣人的故乡,始祖文化、儒家文化、运河文化、水浒文化、佛教文化、红色文化等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是名副其实的文化名市。特别是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和儒家文化,内容博大精深,传播影响广泛,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济宁时,对济宁市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德提出了殷切希望。市委、市政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托,确立了把孔孟之乡建设成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首善之区的目标,努力把济宁打造成道德建设的模范区、文明和谐的示范区、儒家文化的传承区。全市上下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以改革创新的精神,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向着文化强市首善之区目标铿锵迈进。
文化遗产保护列为重中之重
济宁市积极开展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以鲁国故城遗址和“三孔”世界文化遗产为两大核心文物点的曲阜大遗址保护工作进展顺利并取得阶段性成果,鲁国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列入国家第二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
目前,编制完成了《世界文化遗产曲阜孔庙、孔府、孔林保护规划编制》,并上报国家文物局等待审批;完成了《鲁国故城总体保护规划》、《鲁国故城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和鲁国故城东南角、东北角城墙遗址及周公庙区域保护展示方案编制并通过国家文物局批复。编制了“三孔”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消防、安防、防雷等3大类共19项立项报告及设计方案,目前已逐级上报等待审批;目前正在组织编制颜庙、周公庙、孟母林、九龙山等14个外围文物保护区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在编制规划的同时,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先后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了孔庙大成殿和寝殿维修、颜庙复圣殿落架大修及颜庙建筑群维修、尼山孔庙建筑群维修、钟楼维修、鼓楼维修等重点工程。其中,颜庙复圣殿落架大修工程、孔府西路古建筑群维修工程分别荣获2011年度、2012年度全国十佳文物维修工程称号。
优秀传统文化金声玉振
2014年3月18日下午,在任城区明珠小学艺术表演室内,同学们以古装扮相自编自演的情景剧《论语新篇》正在进行中,以生动活泼、艺术张力较强的形式为同学们传递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引起学生们的强烈共鸣。这是济宁市深入实施“六进普及工程”的一个镜头。
为强化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济宁市推出实施了“六进普及工程”。进机关,把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计划,列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教学内容,在机关干部中广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教育活动,使广大机关干部自觉做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者、践行者、示范者;进学校,鼓励中小学开设国学、书法、绘画、传统工艺课,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高等院校定期举办优秀传统文化讲座或论坛;进企业,把儒学思想与企业经营管理理念有机结合,提升企业家传统文化素养,培育一批儒商,营造出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氛围;进社区,充分利用现有文化活动阵地,建设“儒韵之风、彬彬有礼”示范社区,开展特色活动,使社区成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进农村,突出孝贤文化和感恩文化,举办传统文化系列讲座,持续开展“好媳妇”、“好丈夫”、“好公婆”、“好儿女”等评选活动,构建起和谐人际关系;进家庭,开展了“亲子读书共成长、经典文化进家庭”、“书香家庭”评选等活动,引导广大市民群众自觉接受传统美德教育。
儒学研究传播中心加快形成
近年来,济宁市实施孔子文化品牌带动战略,成果显著。成功举办三十届国际孔子文化节、两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六届世界儒学大会,通过搭建多重儒学研究传播载体,进一步强化了济宁作为国际儒学研究交流中心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