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第23届省运会花落济宁,是济宁市有史以来承办的水平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综合性体育赛事。我市举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倾全民热情,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了高效合理的管理运行机制,群策群力做好各项筹备工作,切实提高办赛能力和水平。以加快市体育中心建设为重点,以建设完善县市区体育设施为基础,逐一细化工作进度,全面落实工作责任,加快场馆建设进度;抓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完善提升城市功能,为省运会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加强运动员选拔与培训力度,力争取得新的优异成绩;强化对省运会安全保卫工作,确保各项赛事稳中有序;广泛宣传省运会在我市举行的重大意义,为省运会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力争把第23届省运会办成一届最出色的运动会。自今日起,本报开辟“人文济宁精彩省运”栏目,组织精干记者队伍,跟踪采访与报道省运会各项赛前准备工作和正在展开的各项赛事,以飨读者。
东方圣城网讯 (记者 孙逊)芳菲四月,徜徉在草长莺飞、鸟语花香、树木参天的太白湖畔,座座新落成的省运会主会场场馆尽收眼底,为大湖之滨更添一份壮观的美景。走近奥体中心体育场,巨大“鸟巢”的主体建筑金属般的光泽在阳光中闪烁,美丽的弧线在蓝天下舒展。掩映在绿荫之中的“鸟巢”与综合、游泳、射击射箭三大场馆交相辉映,如数块熠熠生辉的巨大宝石,放射出无限光芒,崭新的塑胶跑道、别致舒适的座椅、碧波荡漾的泳池,处处彰显着时尚气息,展现出极具现代美感的磅礴大气。在各个赛区内,一座座内涵丰富、各具特色的体育场馆已成为人文济宁、精彩省运永不落幕的经典。
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孔孟之乡人民的骄傲,并在历史的传承中形成了各地独有的特色与精彩,这一点在各赛区省运场馆建设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在号称“石雕之乡”的嘉祥,记者看到嘉祥体育馆外形采用仿石雕式样设计,南北立面都由镂空三角形组成,远远观来酷似一座巨大的石雕建筑,当地百姓自豪地称,北京有水立方,嘉祥有“石立方”。站在金乡县奥体中心综合体育馆附近远观,体育馆外观好似由周圈一瓣一瓣的大蒜围绕而成,外观设计十分契合“蒜都”本地特色。曲阜市体育馆包括综合馆和游泳馆两部分,两馆建筑立面格调简洁明快,外立面和屋面色调则以浅灰色为主,总体造型取意山高水长,淡雅清新的艺术风格与“孔子故里”的内在气质极为吻合。各个场馆的设计除了满足体育赛事需要之外,更是契合了“节俭、精彩、高水平、有特色”的体育盛会的办赛理念,成为了“文化济宁”新的靓丽的城市名片。
省运会比赛的场馆建设是筹备工作的重中之重。截至目前,所有新建场馆大屏显示、比赛灯光、场地扩声、木地板、坐椅及弱电智能化等已全部完成,正在进行室外道路、绿化、景观施工,所有场馆进入装饰收尾及设备单机调试阶段,从4月10日开始部分场馆开始陆续承接预赛。按照本届省运会比赛项目的总体布局,我市共启动了27个体育场馆的建设和改造(其中新建22个,升级改造5个),这是我市历史上未有的规模大、投资多、工期紧、标准高、工艺复杂的组群式体育工程。自2012年4月份全面动工以来,克服了资金短缺、工期紧张等种种困难,确保了工程建设的顺利推进。为加快推进工程进度,一是抓督导、促进度、保工期。市政府定期召开场馆建设调度会和筹备工作推进会,提要求、作部署、抓督导。市委、市政府两个督查室会同场馆建设部实行周调度、周通报制度,并对个别县市区进行了督查约谈。场馆建设部坚持每周一次到工程现场巡回督导,督导的力度、频次前所未有。二是抓指导、搞服务、保标准。聘请服务于全运会工程的专业公司对各在建场馆进行巡回指导、提供技术服务,累计调集专家560人次,解决技术难题1000余项,确保所有场馆从规划设计、施工组织到体育工艺配置等方面符合比赛要求,通过审查修改技术方案,累计节省建设资金2亿多元。同时实行24小时“110”保姆式服务,确保一有需求,专家及时赶赴现场解决技术难题。三是抓协调、保资金、促完善,市体育局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勇于担当,积极协调,对场馆建设涉及到的土地指标、电力接入、消防验收、资金保障等问题,会同有关部门和县市区及时研究解决,保证了场馆建设的顺利推进和相关手续的完善。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实现了场馆建设史上的奇迹,把四年的工期全部压缩到一年半完成。对市奥体中心的管理,通过广泛考察和招标程序,选定了珠江实业集团进行管理运营,市属场馆标识系统正在组织设计,结合外环境标识系统准备专家评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