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要搁以前,到了饭点,不留人家吃饭喝酒哪行,这是礼数问题;可如今的礼数就是‘不能招待’。”社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小刘是兖州区一名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由于工作原因,他时常下到村镇。“不管哪个镇都格外热情,一律留吃饭,上烟上酒一大桌子菜。从去年开始,镇里基本不再留吃饭,更别说喝酒了。实在是到了饭点,就是5元标准的工作餐。”去年10月,兖州在严控公务接待方面作出细致要求:市直各部门到镇街、行政村和社区检查工作一律不就餐。继续执行工作日中午禁酒制度。上级检查、视察、客商洽谈等对外接待活动,严格控制接待范围,严禁超标准接待,不得用名烟、高档酒接待,不准上高档菜肴,吃多少点多少,杜绝餐桌上的浪费。
新兖镇党委副书记谢斌告诉记者:“新兖镇是全国文明镇,来镇里检查、参观、交流的非常多,以往到了饭点,食堂都招待不下,还得上外面饭店去,每年招待费高达二三百万;现如今,仅食堂里每月就节省15万至20万元。”让谢斌感到轻松的是:“以前,招待是种习惯,招待不好还怕丢面子;一年多过去了,大家已经习惯不去招待人、不接受别人的招待,连客套都省了。”徐继瑞评价道,“大吃大喝不见了,小吃小喝也少见了,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得到有效治理。”
严控公务接待仅是兖州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行动的一个缩影,据了解,在多占办公用房专项行动中,兖州在现有两处集中办公区中清理出办公面积5200多平方米,把原定于4月份交付使用的21层人防消防指挥中心大楼交由国资部门变现处置。还对全区955套直管公房全部重新梳理,凡有私有住房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全部腾退房屋,目前已清缴租金300多万元,清理转租户71户。在违规公务用车专项清理活动中,截至目前已更换或清退车辆60辆,封存超标车辆17辆。去年,公车接待费用较上年削减20%,通过大力压缩会议规模、时间和次数,会议费支出较上年削减10%。今年,兖州还大力压缩发文数量,减少印刷费用,积极推进“无纸化办公”。“过去上百种一摞一叠的各类简报、信息,如今只剩下了21种。”兖州区文书交换中心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看务实——
“亮点”背后找“暗点”
“坐在办公室,永远都只看到光鲜的一面,到基层去,才能看到最鲜活的一面,才能发现‘亮点’背后的‘暗点’。”徐继瑞强调,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不走过场、不搞形式主义,切实为群众解难题。在近期开展的“五城同创”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中,兖州将城区划分为36个网格,每个网格由一名区级领导包保,把115家区直单位编入36个网格,与辖区群众一起承担具体创卫任务。
长安西区属于第12网格,属于兖州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宋新光包保,4月10日,记者在现场看到,多名工人正忙于整治绿化带、铺设水泥地,居委会的工作人员杨鲁华告诉记者:“包保领导每周至少来一次,除了督导进度、制定规划,还带着相关区直单位人员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打扫卫生。”
网格化创卫模式严格实行督导问责制,包保领导是第一责任人。按照《兖州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问责暂行规定》进行督导考核,对敷衍塞责、失职渎职导致无法如期完成既定任务的,将坚决查处;对推诿扯皮、行动迟缓的将通报批评、责令整改。
“近一段时间以来,区级领导分别深入各自网格,带领干部群众深入开展了集中整治活动。目的就是为了借助创城这个载体,下大气力解决群众关注度高、反映集中的城乡环境卫生等问题。”作为第18网格的包保领导,徐继瑞前不久去榕花园小区打扫卫生,一听说有区级领导来到小区,很多群众下楼围在了徐继瑞的身边抢着反映问题。“下水道堵了、化粪池不通……看似都是一些鸡毛蒜皮,可却是关系居民生活的大事。”